第二百零四章 眼见为实

作者:提比留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徐咏之乖乖贴耳朵过来。

“应该是那场酒了吧,你一直说官家要做的。”段美美说。

“嗯。”徐咏之点点头。

“李嗣归先生猜得真准。”

“这是他的计策?”

“对,他提了建议,我自作主张拍了板。他说你带阿守一个人是不够的,这真的不是比力气或者拼酒量的事,你得要他们心悦诚服才行。”段美美说。

“没错。”徐咏之说。

“所以这个计划是这样这样这样这样……”段美美说。

说完了,她看着徐咏之说:“亲我一下。”

徐咏之想了想,这不像是李嗣归的计策。

不过听老婆的话总不会错,他就大大地亲了她一下。

“这是我觉得有用的,别人会觉得我们是夫妻俩说悄悄话,不会怀疑。”段美美不好意思地笑了。

“是吗,有这个好处?那就再亲一下。”徐咏之说。

段美美笑着躲开了。

“你把守节带在身边上宴会,他仔细,而且山西人喝杏花村长大的,酒量也好,让阿守在后面,需要的时候再叫。”

“好。”徐咏之想想既然是李嗣归的安排,那一定错不了。

这边御厨房的万师傅看着段美美和徐咏之亲昵,暗暗运气。

“哼,还笑呢,年轻人不知道天高地厚,一会儿做的菜不符合这些将军胃口,看你们吃不了兜着走!”

他其实不恨段美美,他就是觉得这两个人太大胆了。

后世所谓的杯酒释兵权,往往被看做是十几个节度使齐聚一堂,赵匡胤对着他们喊话,其实根本就不是那样的局面。

大多数已经去了方镇的大将,都没有参加,比如之前在我们这个故事里出现过的使相们其实都没有来。

徐咏之的师傅慕容延钊、李继勋、韩令坤、李处耘,他们没有禁军的军权,自然也就不存在“释兵权”这样的情况,至于王彦升,更是已经因为敲诈宰相王溥大人的补习班儿,被远放外镇了。

真正还在东京城做禁军大将的主要是三个人:

石守信、王审琦和高怀德。

石守信和王审琦,都是赵匡胤“义社十兄弟”当中的人,赵匡胤最不怀疑、也最不担心的,就是这两个人。

但是这俩人有个最大的问题,年纪都太轻了。

王审琦三十六,高怀德三十五、石守信三十三。

偏偏赵家的男人命都不长,如果等到赵德昭长到二十多岁,赵匡胤就走在前面了,这几个四十多岁的禁军大将,就会是很大的麻烦。

这也是为什么赵普会尽力劝赵匡胤把这三位老兄的兵权解决掉。

这三个人里,高怀德是最有意思的一个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