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人生赢家

作者:提比留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若他行使乱令,造成损伤,就麻烦了,我们要保全这几万儿郎,等相公回来。”段美美说。

“夫人不用担心,”李嗣归说,“王继恩指挥不动这支禁军,这支兵虽然是李得臣来管,但其实是天子直接下令,官家派一个内侍在这里,说到底是防着王全斌。”

段美美点点头,王全斌是抢功的行家,让徐矜的兵去做炮灰,是他的风格。

“官家安排自己的内侍在这,王全斌就不敢让咱们的儿郎去无辜送死,官家是圣明的。”

征讨后蜀的那一年,王全斌势如破竹,李守节带兵攻进了成都,后蜀皇帝孟昶开城投降。

以往的经验,到这里战事就结束了,可惜不是。

和山西、扬州和两湖都不同,老成的大将都不在了。

慕容延钊在徐咏之失踪的那年病重死了。

李处耘因为和老慕容的冲突,被贬了。

倘若是徐咏之进成都,一切都会好好的,只可惜王全斌这个人,胸怀和格局都不够。

而且王全斌特别缺钱。

之前我们也说过,王全斌升得很慢,一把年纪了才建节,所以他对金钱的渴望近乎偏执。

打下一国,军队是要执行自己的占领者权力的,在五代的时候,这个权力就是烧杀抢掠。

大宋既然自认官军,那就绝对不能放纵士兵做这样的事情,所以从各地官署皇宫的缴获,就成了军队的战利品了。

我们不说明面上的去处,其实所有的缴获物,就是一份入官,一份犒赏军队,还有一份得给大将和太监不是。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兵将们喜欢徐咏之,他家里有钱,他的那份钱不拿,士兵就有富余,赵匡胤那一份,谁也动不了,那就是存起来准备着光复燕云十六州的。

徐咏之的高姿态对同事们是一种极大的打击,士兵们总是忍不住会比较他们的长官,听说徐咏之的兵收入最高,难免会有想法。

如果仅仅是收入高也就罢了,如果你问徐咏之的兵,他们还会说:

“我们节度使拿我们当兄弟。”

尤其是那批河北、两湖弓箭社和汴梁老步军的兵,更是把徐大人的武功吹得天下并列第一,赵官家的枪是皇帝第一,而徐大人的剑和枪,是武将第一。

士兵们有多爱徐咏之,王全斌就有多恨他。

王全斌还指望着洗劫成都发家致富。

所以宋军进了成都,老老实实在城里维持秩序,制止友军抢劫的,都是李守节带的徐咏之旧部,而所有出手抢劫的,无一例外是王全斌的人。

结果王全斌的兵就遇到硬茬了。

川人的性子最烈。

今天我们谈论地域性格,总是说“燕赵大地多慷慨悲歌之士”“三晋出雄兵”,觉得河南河北的人刚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