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帝国兢兢业业。
尤其孙暠‘倒行逆施’的行为面前,居然不死谏,于是也被私下说是孙暠的鹰犬,帮凶。
可怜钟繇今年都四十八,按照这年头的平均寿命,多少有些晚节不保的意思。
别看历史他活到近八十岁,超过五十岁以后,心态这玩意也很重要。
心态不好,六十几岁一场病,求生的欲望不够强烈,人可能就没了。
“迁都的安排,尚书台都在全力去做。年轻人很卖力,进度也很喜人。”钟繇连忙说道。
“注意休息就是,对了,把手伸过来。”孙暠向他示意。
钟繇闻言一愣,随即受宠若惊的把手伸了过去。孙暠亲自为他把脉,然后开了个方子。
“好的药材比较难找,你去御医那边取一份回去。每三天服一剂,七剂之后基本没事了。”把方子交给钟繇,孙暠叮嘱道,“另外,半个月内最好不要行房。”
钟繇也算是‘老当益壮’的代表,儿子钟会差不多是他七十四岁左右才有的。
七十多岁还能搞出人命,的确算得上是‘精力充沛’。
“臣拜谢陛下!”钟繇很感激。孙暠的确会医术,可他什么身份,能给别人把脉治病?
“好好干,总有一天,当华夏帝国傲立于世界之巅,那些所谓的漫骂,都会成为无能狂吠。而你,也将流芳千古!”孙暠笑道。
张昭最多就是过度,五年到十年,差不多就会给他封侯,然后让他退下。
能主动乞骸骨最好,说到底,他已经跟不上新时代的步伐,还比不上年纪更大的张纮。
“臣一定竭尽全力!”钟繇连忙回道,心里很清楚,陛下知道些什么,所以才会那么说。
这个时代,不仅曾经崇尚斗将,也崇尚‘士为知己者死’。
孙暠如此看重自己,自己就算真的遗臭万年,也要帮陛下,把这华夏帝国建设起来!
然后尚书台的人就发现,前去汇报的钟繇回来,整个人的气质都变了。
原本的颓然和疲惫一扫而空,仿佛年轻了几岁,充满了活力与野心。
“什么情况?”有个尚书丞来到诸葛亮身边。
“大概是陛下与尚书令说了什么……”诸葛亮若有所思。
多少有些好奇,到底是怎么样的话,能让钟繇变化那么大。
吃瓜这玩意,不管什么时代都会有,尤其是娱乐贵乏的时代。
直至钟繇吼了一声,众人才迅速回到各自的位置上,继续忙碌起来。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在入秋前,孙暠带着家卷们,开始前往洛阳。
“父皇,洛阳很大吗?比宛陵大吗?”长子孙绰奶声奶气的问道。
今年已经六(虚)岁的他,早就开始接受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