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云极有千般本领,面对一个糜烂到骨子里的霁云也只能徒呼奈何。
一路走走停停,好吃好喝,云极游山玩水般朝着皇城进发。
入乡随俗,在霁云国想要一路通畅,最好的办法是将自己打扮成士子模样。
一袭青衫,腰间悬玉,之乎者也,文质彬彬,这便是霁云学子的标准模样。
抵达霁云的两天后,云极来到靖水河畔。
这条横贯霁云的大河宽有十里,一眼望不到对岸,河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止,只有大船能行于其上。
渡口。
人喊马嘶,很是热闹。
有那船家招揽客人,扯着嗓子吆喝,声音嘶哑。
小商小贩遍布四周,尤其是买吃食的买卖最是兴盛。
茶棚里座无虚席,等待渡河的人们要上一壶廉价的凉茶,解热避暑。
发船要等到午时。
太早了拉不满客人,再晚的话过河的人就少了,所以正午时分才是各路船队出发的时间。
停在渡口的船不少,足有十余艘,其中一艘两层的楼船最为引人瞩目,装饰得金碧辉煌,远远看去一船的贵气。
船上有卫兵驻守,看模样是正规军,持长枪一身轻甲,气宇轩昂。
“那是什么船,好威风。”云极坐在茶棚里,一边喝茶一边和旁边人闲聊。
“皇家楼船,能不威风么。”
“原来是皇家的,这是哪位皇亲国戚的楼船。”云极打听道。
“霁王的楼船,据说三皇子亲自出皇城替国主采买丹炉,正准备运往京师。”
“霁王可是大孝子,国主卧床多年,霁王搜罗天下寻找丹炉,为了炼出一炉长生丹可没少费心。”
“不止丹炉,什么紫铜、银浆、鹤红、朱砂,这些昂贵的炼丹材料都是霁王殿下所寻之物,一掷千金四处求购,致使这些材料连年暴涨,有价无市。”
“百善孝当先,霁王的孝道那是闻名霁云啊。”
一众茶客频频点头,提及霁王来无不尊崇。
“好一个孝子!”云极挑起大拇指,心说这位三皇子是嫌老皇帝死得太慢呐,紫铜银浆,鹤红朱砂,就没一个是炼丹用的,几乎都是毒物。
也不知三皇子有意为之,还是对炼丹之道一窍不通被人利用。
不多时远处一阵骚乱,一队人马开来,前边是手持刀剑的兵丁,护卫着一位蟒袍青年。
青年不到三十的年岁,长眉朗目,模样英俊,不过有些偏阴柔,阳刚之气不是太足,正是霁云国的三皇子。
霁王,云光。
云极坐在茶棚里打量着霁王,也就是他的三哥,心说皇族之人果然没有丑的,皇帝的宾妃都是一等一的美人,所生的孩子再难看也比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