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杜小江,辛苦搜集的蓉城美食攻略。
老式的四方木桌,灰色的墙砖,风格很蓉城。
进门右边是收银台,左手边一个开放式厨房,里面忙碌的工作人员,擀面、蘸酱、煮面、装盘,一切井井有条,忙而不乱。
一群人四个一桌,自由组队,幸好这一会餐厅还没到高峰。
范俊西带着俩孩子和老梁、杜小江坐在了一起。
很快上菜了,担担面、甜水面、还有一个伤心凉粉……小碟子小碗摆了满满一桌。
老梁听着挺有趣:“伤心凉粉,这名字有点意思!“
蓉城的面条很有特色,都是小面,一两、二两,量少质精随客心意。
范俊西夹起碗里一根裹着酱汁的担担甜水面,面又粗又长,几乎是一厘米见方,一小碗也就放了两三根面条。
明显和平时见到的担担面不一样,这是擀压出来的面条。
“蓉城我以前来过,就觉得这家味道不一样。”
杜小江边吃边说,这位小同志办事很细心,俩孩子的碗里全都没见着一粒辣椒。
“嗯?居然是甜口。”范俊西有点意外。
明明拌面的调料上都蘸满了辣椒红油,入口却是辣中带甜的口味。
在一众以辣为荣的川系面中,还真有点小清新的感觉。
几个人吃的稀里哗啦。
越吃越觉得甜辣口味的面条相当耐吃。
“小麦,好吃吗?”
“嗯,好吃!”满脸是酱的童小麦,面前放着三个小空碗。
“海量啊,小麦!”杜小江仿佛看见了童年时的他。
“关键这粗面的质感不错,”范俊西很喜欢这口。
攉着酱香的面条嚼在嘴里韧性十足,与浸透辣椒酱的芽菜肉臊搭配的相当出彩,不错不错。
“杜小江,蓉城的第一顿,选的不错!”
“对,给你记上一功。”
……
这一顿,一组的同事都特满意。
吃完嘴一抹,继续自由活动!
夜幕降临时,范俊西这一撮小团队开始刷古巷。
300年的古道,一步一风景,一处一风情。
三三两两的游客围看着蓉城女孩绣蜀锦。
路边竹椅上,刚结束战斗的大爷,还在和麻将搭子分析战况。
一行来自魔都的人,慢步在小道上,感受着蓉城的慢节奏。
过往的游人中,一位年轻人独自走着,简简单单穿了一身灰色帽衫和牛仔裤。
罩在头上的衣服帽子,几乎遮住他的眼睛。
啪,啪,几点小雨滴滴答答的落在了青石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