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四章 2200年前的计时工具:刻漏

作者:顾屈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了秦国的时候,秦一统六国后,豫章归属于九江郡。

据《汉书》记载,前202年(汉高祖5年)刘邦在垓下打败项羽之后,派大将灌婴率兵平定江南“吴、豫章、会稽郡”。

灌婴平定豫章后,立即设官置县,首立南昌县为豫章郡之附郭,取吉祥之意“昌大南疆”、“南方昌盛”为县名,颖阴侯灌婴奉命驻军当地,修筑“灌城”。

而这座灌婴城,便是南昌有历史记录以来最早的城池。

至此,南昌始设县,成为了一个正式的行政单位。

不过,这是史书上的记载。

在出土物里,是没有发现早期南昌建城后的带有“南昌”二字的文物。

这也一直是南昌本地考古的一大憾事。

毕竟,史书上记载,南昌西汉便以立县了,但是却一直找不到带有“南昌”二字的西汉文物,就挺可惜的。

不过听温远根的意思,这文物是出现了。

果不其然,温远根打开面前的文物箱,一个青铜豆型灯,出现在了箱内。

豆形灯,是我国最早的灯的形制,也是使用最久、最普遍的一种灯。

从战国时期,一直到明清时期,都有豆型灯的使用习惯。

可以说这是一种见证了华夏历史的灯具,也是保有量最大的灯具。

从寒门贫瘠子弟,到贵族列侯王公,家里都有豆型灯,区别只是奢华与否。

而此时躺在文物保存箱里的豆型灯,就是最普通的样式,没有什么过多的装点,很朴素。

但是!

在这个灯那细细的“腰肢”上,却刻有“昌邑”二字铭文。

这倒是为墓主人的身份,再次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不过对于墓主人的身份,已经有太多证据可以指向昌邑王刘贺了。

陈翰神情中带着些询问的看向了温远根。

温远根嘿嘿一笑,伸手拿出了这盏灯,将底座朝向了陈翰。

“你看底下。”

陈翰闻声看去。

只见在灯座的底下,清晰的刻有“南昌”二字!

这是关于南昌城的最早、最珍贵的实物资料啊!

“这盏豆型灯,对华夏西汉考古来说,并不算多重要,甚至可以说很普通。”

“但是对南昌本地来说,却有非常特殊的含义,可以作为南昌的传世之宝了。”

温远根有些感叹的说道:“不止这盏灯。”

“还有一件江西首次发现,全国第六把的滴漏报时铜漏壶!”

温远根又打开了旁边的另一个文物保存箱。

一个圆柱形带提把手的青铜器,正静静的躺在里面。

“这是一个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