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六十七章 黄金何来?

作者:顾屈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好家伙,这些金板不少啊!”

实际上放入托盘内的金板,面积并不大,也就是长不到二十厘米,宽度在十厘米作用的十几张薄薄金板叠在了一起。

但是金子这玩意密度大,所以这些金板非常的重。

估计得有个一二十公斤!

这些金板,在开棺第一天就已经发现了。

但是因为上面还叠了一些其他文物,所以一直到开棺的第七天,也就是今天,才正式提取。

而这些金板,也是棺内最后一批纯金器了。

在这之前,马蹄金、麟趾金、金饼都已经被提取出来了。

加上这些金板,估计一共提取了120多公斤的纯金器。

对这个数量,陈翰早就已经麻木了。

实际上,他更多在意的,是海昏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金子?

理论上来说,就算是一位列侯,乃至诸侯王,也不可能存下这么多黄金吧?

别觉得120公斤好像很少,但是在公元前那个采集金子十分困难的年代,一百多公斤的金子,也许是整个西汉一年的金子产量了。

搁现代,什么样的人,才能够将华夏一年产出的金子,都存在手上啊?

关于海昏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金子,实际上考古队也开会讨论过很多次,差不多是给出了几个猜测。

首先,马蹄金和麟趾金好解释。

这玩意是皇帝赏赐的。

在史书上都有记载,没啥存疑的。

但是这些金饼,以及这在汉墓中首次发现的金板,是哪来的,就很疑惑了。

在多次讨论后,考古队暂时达成了一个共识。

这些金子,可能和西汉的酎金制度有关。

酎金制度是一种限制地方诸侯王和列侯做大,并且中央集权的制度。

简单的说,就是每个诸侯王和列侯,每年都要向中央进贡一定量的黄金,作为献祭。

诸侯王和列侯都要按封国人口数献黄金助祭,每千口俸金四两,余数超过五百口的也是四两,由少府验收。

对于进贡的酎金数量、纯度,西汉中央都有严格的规定。

一旦数量不够,或者纯度达不到标准,那削减封地,乃至直接将封国收回,都是常有的事。

汉武帝刘彻就曾经借检查献酎金不足为名,削弱和打击诸侯王及列侯势力。

元鼎五年,由于列侯无人响应号召从军赴南越,到九月即藉酎金不如法夺去一百零六名列侯的爵位。

丞相赵周也以知情不举的罪名下狱,被迫自杀。

其实汉武帝并不是真不满列侯酎金敬献不足。

他只是借用这个理由,打击一批天天混吃等死,不愿意为国家南征南越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