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二十五章 华夏多元起源论

作者:顾屈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贵族和王室迁往咸阳,是一样的做法。

没有什么地方,比自己的祖兴之地,更能镇压前朝遗民了。

在周原,住着的全是周人大贵族的宗亲,这些远迁来的商人,想要造反是不可能的!

不过这些当时住在周原的贵族们,可能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有匆忙逃难的一天。

甚至因为太匆忙了,连这些贵重的青铜器都来不及带上,只能草草的挖个坑全埋在地底,想着等日后打回来了再将这些东西挖出来。

结果没想到,这一等就是等了两三千年,到了20世纪才重见天日。

陈翰就站在坑旁边,静静的听着这位老师,在和学生们进行实地教学工作。

这些学生们也都穿着防护服,一个个围在坑边,认真的端详坑内的青铜器。

四川发现了三星堆遗址,可以说是对省内考古力量,提供了一个源源不断的人才培养基地。

而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个基地只会越来越大。

三星堆还有太多没有发掘的地方了,有的是时间可以用其来给四川培养出一代代优秀的考古工作人员。

这种好处,魏来是挺羡慕的。

他虽然说是社科院的人,是在首都工作。

但是他的家乡是闽省。

闽省是出了名的考古弱省。

省内的考古力量,非常的脆弱。

没办法,找遍整个省,也没有任何一个可以用作长期考古的考古基地,来培养省内的考古力量。

不像殷墟,三星堆,周原,龙山文化、河姆渡文化这种,可以围绕着长期开展考古工作,锻炼经验。

要说作为闽省人的陈翰不羡慕,那肯定是假的。

但是羡慕也没用。

闽省确实是没有啥可供长期考古的大型考古项目,就算是翻遍史书,最多也就只能找到一些唐代之后的名人墓葬。

闽省的考古现状很尴尬。

超越华夏历史,距今五千年以上的新石器时期遗址,倒是发现了不少。

唐代之后的墓葬,也发现了不少。

但是偏偏就是夏商周到秦汉时期的考古发现,非常的稀少。

而恰恰这段时间的考古,对华夏文明的溯源最为重要。

因为对华夏文明来说,秦汉之前的历史,不管是史书记载还是实际考古发现,都是不完整的,是断断续续的,急需补充完整。

比如这三星堆,就补足了四川盆地商代以及商代以前的文明历史,为华夏文明多元发展论再次添加了一大力证!

什么是华夏多元发展论?

就是现在学术界有很多学者都认为,华夏在远古时期,应该是多元发展的,而不是单一线发展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