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与乔治.费尔伯恩的谈判

作者:和光万物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亚特先生,你该不会认为,这每年六件平仿,外加巡回展每个国家两件平仿。

这些作品都是免费提供的吧?”张俊平做了一个夸张的表情说道。

“当然不会,我怎么会那么认为。

我们还按照之前的价格不好吗?”乔治.费尔伯恩尴尬一笑道。

“我感觉那样对大家都不太公平。”

“张先生,你应该明白,平仿之所以如此火热,那是我们投入了大量的资源,才炒作起来的。”

“我明白,所以我只要成交价的百分之五十。

这个价格很离谱吗?”张俊平笑道。

“只要百分之五十?”乔治.费尔伯恩一愣,连忙确认道。

“是的!我只要成交价的百分之五十!”张俊平很肯定的点点头。

不要以为,张俊平只要百分之五十,是很吃亏的一件事情。

实际上,他占了很大的便宜。

别不服气,现在以及未来二十年的油画市场都在欧美,购买主力也是欧美人。

欧美的收藏家,喜欢收藏油画艺术品,但也仅仅针对欧美的画家。

中国画家的油画,在欧美并不是多么受欢迎。

在他们看来,买中国的油画,还不如买中国水墨画。

但是,中国水墨画,一直到二十一世纪初期,价格都不是很高,顶级的画作也就几十万美元的样子。

一直到二十一世纪以后,中国古代字画,现代水墨画,才出现爆炸式的增长。

动辄几千万,上亿的拍卖价格屡屡出现。

不明真相的国人,还会为这样的超高价格感到自豪。

其实这是那些国际艺术品商人在割中国人的羊毛。

先把价格炒起来,然后高价卖给中国人。

这样的套路,他们玩的很溜。

其实,这里面也有中国人帮忙。

比如三吴中另外两吴的作品,后世也经常出现在拍卖行,动辄上亿rmb的成交价。

他们的作品,真值这个价吗?

懂的人都懂。

所以,张俊平很干脆的把大部分利润让了出来。

因为张俊平心里非常的清楚,没有乔治.费尔伯恩他们,别说卖几千万,几百万,几十万都没人买他的作品。

这个和绘画水平没有关系。

为什么绘画圈子里流传着一句话,只有作者死了,作品才会真正值钱。

这是一条铁律,能够打破这条铁律的画家不能说没有,但是不多。

甚至都不能说是打破,只能说是相互妥协。

比如毕加索,他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很出名,作品就已经很值钱,可是对比一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