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不足2%,凭着四大造船厂吃不下这么大的市场,所以那些小的造船厂虽然遇到种种困难,还是能坚持下去的。
每一次技术进步,造船厂就能稳固一分,就算是普通玩家都看出来了,不久的将来,造船厂将会成为新一波的财富红利,就像现实中,数十年前的造车行业一样。
《青木制造》经过几个月的市场磨合,把重点放在了巨舟上,不是以前的巨舟,是升级版,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统称二代巨舟。
动力装置换成了地元石为能源的新一代发动机,地樽炮的抗震文图也解决了,不管是战斗力还是航行力,都不逊于之前的战舰。
价格至少比之前提升了20%,相比于战舰,却便宜了太多。
楼船的技术相对比较成熟,基本上的造船厂都能造出来,利润只有30%左右。虽然也不低,但是相比于二代巨舟,就低得多了,《青木制造》制造的二代巨舟的利润高达180%,堪称暴利。
小的造船厂抢占楼船的市场,四大造船厂占据了战舰的市场,《青木制造》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就拿二大巨舟下手,以后当然要朝着战舰的高端路线发展,但是目前来说,巨舟是重点。
《青木制造》现在每个月能制造二代巨舟15艘,平均两天1艘,虽然还比不上四大造船厂的20艘,但是在二流造船厂里面,已经是遥遥领先了。其他的二流造船厂,每个月能造出10艘的都很少,基本上是七八艘的样子。每次二代巨舟刚刚下水,就被买走了,订单排到了半年之后。
产量主要受到工人的限制,工人的数量少,技能偏低。《青木制造》当下就在重点解决这个问题,外面招人,已经不太现实了,有技术的工人,基本上被四大造船厂瓜分了,剩下的小猫三两只,争抢的也很多,能招到,只能靠运气。
主要的手段还是内部培养,这方面,林祸祸花费了不少的力气,为此,工人的工资占了一艘二代巨舟的25%。
效果也是明显的,二代巨舟的数量从上个月的12艘增加到了这个月的15艘,下个月可以突破20艘了。
“我本来打算把二代巨舟的价格下调的,但是后来想想,还是算了。”林祸祸的语气有些惋惜。
“为什么?”东方青鱼其实也是有这样的想法的。二大巨舟最贵的地方就是发动机,这方面,《青木制造》是自主研发,产权、技术、材料和人工都是自己的,而且掌控地元石,成本是最大的,二代巨舟的利润有一半出在发动机上。
就算价格下调一半,《青木制造》的利润也远在其他造船厂上,四大造船厂都比不上,完全可以靠着价格战把二代巨舟的市场都占领了。
游戏里面可没有反垄断的说法,只要有能力,完全可以垄断市场,好比《神仙阁》。
“价格战是商战的最后手段,一旦降下来,以后想涨回去就难了。东海以后的主力军是战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