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啊,明年书院招新生,我们就当老师,从下个月起我就能拿到五两银子的月俸了。”
孙晓芸开心地说道。
“哦,要好好做,别辜负殿下的期盼。”
母亲并没有大惊小怪的,毕竟很早之前李佑就说了,学成五两月俸起步。
对于李佑的话,齐州的百姓可是深信不疑的。
“我知道,娘,我帮你干活。”
“没活让你干,你去教你弟弟认字吧。”
孙晓芸想起前段时间回家教弟弟认字时的崩溃,连忙说道:
“娘,我想起来了,我还要看书呢。”
“不是都学完了嘛,怎么还要看书?再说书啥时候不能看,先去教你弟弟认字。”
“娘,我只要学完这本书,通过老师的考核,就能拿到二十两银子的月俸。”
“那你还愣着干嘛,还不快去学。教你弟弟认字啥时候不能教,先去看书。”
孙晓芸的母亲光速变脸。
“好的。”
孙晓芸立刻就溜回房间里。
跟孙晓芸的母亲一样,大部分学生的父母在听说学好高中数学能有二十两的月俸,立刻把自己的捧在手心,要求他们用功读书。
另一边李佑离开书院后,也没去大工厂,而是直接回了王府。
大工厂那边该交代的已经提前交代了,造船厂那边也不急,反正已经拖了这么长时间,再拖两个月也没事。
李佑现在只想给自己放两个月假,有什么事明年开春再说。
今年的冬天格外的冷,比往年的冬天要冷得多。
好在现在百姓都能穿上价格便宜的棉衣棉裤,盖上厚厚的棉被。
而且蜂窝煤和煤炉也开始在齐州盛行起来。
“你家今年买那个蜂窝煤了吗?”
“没有啊,买那个干什么,我家里有柴火。”
“你还用木材烤火呢,就你身上这身新棉衣,一个冬天保管熏成黑色。”
“那你买蜂窝煤了?”
“当然,我跟你说,好用的不得了,又能烤火,又能生火煮米。”
“多少银子?”
“便宜得很,二十文的蜂窝煤,用一个冬天稳稳够的。”
“我去看看。”
一开始百姓不愿意用,那是因为要花钱。但是现在齐州百姓条件都变好了,花个小钱就能用上便宜又方便的蜂窝煤,大部分百姓都是愿意的。
十二月中旬,李佑正在落地窗面前悠闲地晒着太阳。
然后下人前来禀报说:
“殿下,李淳风来了。”
李佑立马从座椅上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