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世民叹息地说道。
李世民此刻的伤心并不是装的,他是真心为魏征的去世而感到悲痛。
不止是魏征,李世民对绝大多数的大臣都是有感情的,尤其是当年陪他打天下的人。
如果李世民不重感情,那么也不会有这么多人愿意追随他,效忠他。
李世民为魏征废朝五天,并令内外百官与在长安的朝集使一同前来参加丧礼。
葬礼上,李世民痛哭流涕,说出了那句名言: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随后,李世民下诏追赠魏征为司空、相州都督,赐谥号“文贞”。
魏征过世后的第一个朝会,李世民在朝会上说道:
“朕近日时常想念曾经和朕一起征战四方的功臣,所以想在三清殿旁边修建一个凌烟阁。阎立本何在?”
“臣在。”
阎立本出列回道。
“朕命你为凌烟阁二十四位功臣画像,每个画像要与其本人同样高矮胖瘦。”
李世民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二十四位功臣分别是赵国公长孙无忌、河间郡王李孝恭、莱国公杜如晦、……胡国公秦琼。”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并非按照功劳大小排名,而是按照最高官职排名的。已经去世的人,此时已经获得赠官,死后赠官一般会远远高于生前真正职务,因此功劳小的也会排在功劳大的人前面。
“是,陛下。”
阎立本回答道。
没上凌烟阁的人也没异议,他们的功绩当然比不了这二十四个人了。
况且能上凌烟阁也不是功绩足够就行的,李世民刚才不是说了嘛,凌烟阁是为了怀念当初和李世民一起打天下、陪他度过艰难的贞观初期的功臣所建立的。
要是真比功绩,那没有李佑是说不过去的。
早朝过后,侯君集又来到了东宫秘密见到了李承乾。
李承乾看到侯君集很是生气的样子,还以为出了什么问题,连忙问道:
“潞国公,出了什么事?”
“我不明白凌烟阁为何不按照功绩排名,而是要按照官职排。如果按功绩,我绝对可以名列前茅。”
侯君集很是纠结这件事。
“哈哈哈,这还不简单,等孤登上皇位,孤立刻把潞国公排到第一的位置。”
李承乾松了一口气,只要不是大事出了问题就行。
侯君集眉头终于舒展开来,不过他没有感谢李承乾。本来李承乾如果能登上皇位,毫无疑问他就是头号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