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一脉。”
“文校一脉自从失势之后,就屡遭打压,军部不想让这一脉继续发展起来,但国计民生,还是要有用得到的地方,所以就是重点监控,有拔尖出头的,就会打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可文校一脉向来主张自由之思想,平等之灵魂,修炼路径也大都是小众领域,扛不住的都早就降了,扛得住的,要么苟且,要么被抓。”
“之前,方大人是这一脉的暗中庇护者,现在,到你了。”
廖潇潇将来龙去脉讲清楚了。
楚尧默然片刻,心中也是明白了。
如果自己没猜错的话,第二领域中那些绿点,应该都是文校一脉的人。
两万多个节点。
自己先前觉得挺多,可现在,顿时觉得很少。
要知道,巅峰时期的文校一脉,可是和武校并行的两支,可以分庭抗礼的存在。
武校有多少人,文校就有多少人。
其中也不乏身居高位者。
以前地方上的官员体系,几乎都是文武各半,文官治理政务,武官处理军务。
可文武之争中,文官几乎被一扫而空,空出来的大把位置,都成了武官的萝卜坑。
毕竟……
拳头还是硬道理。
武官可以在短时间内学会经济、民生、水利、建筑那些东西,但文官的实力,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提升起来的。
以至于现在的一方主政官,基本都是文武全才,类似于方四平这样的。
或者说,类似于司空玄这样的。
当然……
文校这一脉中,肯定也会有强者走出来,身居高位,比如司空玄或者方四平。
但要走到同样的位置,肯定要比别人难很多。
想着这些……
楚尧的思路,就豁然开朗了。
以前想不明白的一些问题,现在也想明白了。
比如为什么司空玄会成为方四平的靠山。
再比如为何方四平文韬武略,到现在却连个一方城主都不是。
“我知道了。”
“你想做什么?”
想着这些,楚尧开口问道。
既然不是小婶子,那就好办了。
不过毕竟是方叔曾经的助理,她本身的“成分”也不太好,还得妥善安排一下。
“方大人问过我这个问题,我当时的回答是,相夫教子。”
“他说不为错,也帮我物色过几个,不过我都不是很喜欢,再加上事务繁忙,于是也就不了了之。”
“现在,我不想了。相夫教子,也是害别人,除非找个同样是文脉一系的丈夫,但那更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