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鬼谷子卫无咎刚刚继承鬼谷子衣钵五年,实在看不下去了,便不远千里,奔赴大都,求见大元皇帝忽必烈。
若是寻常布衣,忽然要求见皇帝,那简直是痴人说梦,但卫无咎不是一般的布衣,他报出自己鬼谷传人的名号,立刻就得到了亲见忽必烈的机会。
见皇帝,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从他提出要见皇帝,到见到皇帝,一等就是十日。十日后,忽必烈召见卫无咎。
一君一民晤于大殿,其他大臣也全都在场。
一见面,忽必烈便展现出他求贤若渴的精神,送上一对加急赶制的青花瓷罐,就是这对鬼谷子下山图罐,以示他对鬼谷一脉的敬意,然后还出言招揽卫无咎,希望他能入朝为官。
卫无咎当然不可能答应了,他很想当面斥责皇帝,但他没有,因为那样他可能会死,他身负门派传承重任,刚刚接了门派传承,怎么可能轻易赴死,所以他委婉地拒绝了,然后发表了自己对忽必烈当前治国理念的一些不同看法。
卫无咎虽然发表意见的时候虽然很委婉了,但忽必烈依旧很不开心,毕竟他刚刚从草原入主中原,身上还到处充斥着野蛮,但凡听到跟自己相左的理念,一律不开心。
还好,卫无咎全程彬彬有礼,侃侃而谈,鬼谷一脉其实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奇,其门派最大的核心内容,就是“话术”,说高深点,是蛊惑人心,说通俗一点,就是教你怎么说话。
说话还要教?
还真要教,相同的一个意思,有的人说出来,让人欣然接受,有的人说出来,让人勃然大怒,表达方式非常重要。
至于鬼谷派其他的杂项技艺,什么医卜星象,天文历法,数术农桑等等,不过是历代鬼谷子隐居的时候无聊之下随便研究的旁门左道小技艺而已。
卫无咎既然提出了治理国家的不同看法,其实也就是委婉地否定了忽必烈,他说得如此委婉,忽必烈想治他罪都找不到罪名,忽必烈就跟他辩论。
结果不用想,忽必烈当然输了,草原人跟鬼谷子辩论,这不是找输吗。
忽必烈辩不过他,不服气,就让大殿上群臣跟卫无咎辩,卫无咎浑然不惧,与当殿数十位高官展开辩论,把殿上群臣辩得是哑口无言,甚至还气晕了一位年老官员。
忽必烈没想到卫无咎这么厉害,当即开始放大招,传召国师八思巴。
八思巴何许人也,大元国师,历史上也非常有名,元朝文字就是他创的,所以元朝文字也叫八思巴文,此人虽是僧人,但极为博学,甚至于连女德方面的知识,他也颇为精通,用现在的话来说,这个人没有知识盲区的。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里,金轮国师,就是以八思巴为原型而塑造的人物。
八思巴受召,来到大殿,于卫无咎展开了辩论。
当时两大智者辩论,很精彩,但不激烈,为何这么说呢,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