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尘哥你脑子是不是有问题

作者:爱笑的小刺猬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这样用不了两米的高度就够了;有的人是姿势不对内脏摔烂了痛死的,比如直接背部或者肚子直接冲向水面的;有的人是全身骨折惨死的,还有的人是摔昏了被呛死的。不同的死法所需要的最小高度都不一样。”

这段话的意思,其实也就是在解释大家对于极限跳水的一些误区。

事实上,很多人都存在一个认知,那就是在超高度的情况之下跳水,死亡几乎不可避免,在超高度的情况之下,你跳水就相当于撞击水泥。

所以这项极限运动的挑战,玩的高度一般都不会太高。

但其实,超高位置跳水下并不是就绝对的死亡,这是存在小小异议的,主要还是来自于决定的因素。

前世, 在1983年圣地亚哥的海洋世界创下了的记录,随后olivier favre在1987年跳了54m,在2015年跳了59米。

创造世界最高跳水纪录的高度高达61米,不过那名跳水者也因此摔断了脊梁骨。

这几乎就差不多是极限跳水的记录了。

叶尘现在,想要完成这项挑战,其难度可想而知。

事实上,叶尘有跳下去的勇气,但是跳下去之后,会不会造成自己的生命危险,叶尘并不好说。

除了死亡标准,还需要考虑极限跳水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量。

那就是入水姿势。

根据物理学的知识就可以知道,水的密度越大,入水速度越大,接触面积越大,冲击力也就越大。

冲击力越大,那么瞬时加速度也就越大。所以在入水姿势无法影响到水的密度和入水速度的时候,我们首先要考虑接触面积最小的姿势。

那么就只有两种:身体笔直头先入水或脚先入水。

如果是跳水比赛,头部笔直入水当然好看,但这里不一样,为了防止头部受伤,自然脚先入水更好。

一旦可以做到最小化自己与水的接触面积,那么就是最好的姿势。

而在另外一方面,叶尘现在想要完成这个挑战,有三个因素是不错的考量点。

一个是天使瀑布的超高位流水,导致出来的结果就是,在瀑布流水到达水潭的时候,形成了许许多多的泡沫。

如果大家平时看跳水比赛的话,或者是关注跳水运动的话,或许应该会注意到一点,跳水运动员训练时水池底下经常加人工气泡。

为什么要这么做,其作用就是降低水的局部密度而减小冲击。

而天使瀑布,刚好拥有这样的先天条件,并且远胜于跳水运动的泳池。

还有一个有利因素就是,这里有风,强大的空气阻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叶尘下落的加速度。

哪怕只是有一点点影响,但也是有作用的。

最最重要的还有一项就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