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联华

作者:萧浊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枝,当中还点缀着各色盆花。广场上人流不息。

4月26日下午,人民大会堂东侧的空地上铺上了红地毯,军乐队整齐严肃地排列在那里。人群慢慢地在四周稍远的地方聚集起来。住在北京的居民们都知道,这是在欢迎国宾哩。

这一天,美国总统要到北京来。虽说这已经是第三位美国元首来访问,近些年来在这里举行欢迎国宾的仪式也相当频繁,但人民的兴趣还是很浓,纷纷站在远处观看。

下午4时,车队从西长安街迅速驶过来。人们都知道,那是从钓鱼台国宾馆即美国总统夫妇下榻的地方出发的。

这天是由我国国家 主席李先念举行欢迎仪式;21响礼炮过后,两位首脑检阅三军仪仗队。陪同里根总统来访的有舒尔茨夫妇和总统特别助理麦克法兰等。

中国出席欢迎仪式的有吴学谦副总理兼外长、章文晋大使和陪同团团长、文化 部长朱穆之夫妇。

欢迎仪式过后,双方进入人民大会堂作礼节性会谈。钓鱼台国宾馆是中国人都十分熟悉而又有点儿神秘的地方。

自20世纪60年代建成以来,经几度沧桑又不断修建,只见院墙里边绿树成荫,假山隐约可见,门口依然戒备森严。

“文 革”期间虽然大部分被“**帮”所占用,但仍然接待过美国第一位来访的总统尼克松夫妇及基辛格博士等人。

一般老百姓都熟知这是国宾馆,自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各国的元首或首脑的访问日益增多。人们都知道凡是有彩旗挂在这条道路上的时候,那就是有国宾来访问了。

钓鱼台建成初期,据说有18幢形状各异、互相分隔开的楼,是为了接待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来住的。

以后情况变了,世界各国的领导人来访问时都住在钓鱼台宾馆内,甚至一些非国家接待的大代表团也能住在其中,多少有些经营性质了。

“文 革”期间和“文 革”刚结束时,这座极大的庭园已经相当荒芜破旧,只是在有外宾来时,有关部门才对所住的楼作些修整罢了。

近十年则已完全改观:园子里一切都经过精心的修理或改建,处处都显得环境幽静,绿树环抱,山水成趣。园内还养有珍禽,如孔雀。

接待里根总统夫妇的14号楼,那时刚刚修建完毕。

这与尼克松总统夫妇来访时所住的18号楼完全不一样,尤其是内部装修。

18号楼完全是中国传统式的,可说得上是雕梁画栋、五彩缤纷。以后英国女王来访前又经过大力的修整,与中国宫廷差不多,连卧室的家具、陈设都是紫檀木雕刻的,显得甚是富丽而肃穆。

而重新修建的14号楼则完全是欧美式的。它是第一幢有室内花园的楼房;面对起坐休息厅是很大的落地玻璃;室内花园有草地、树木、小山石和流水,显得豪华而舒适。

随同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