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续命汤的命运

作者:唐甲甲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后世医家接受了他们的观点,治法也多以平肝潜阳,清热化痰。尤其是张景岳认为中风‘悉由内伤,本无外感。’所以他认为用续命汤是速其危耳。”

“还有近代的张山雷,骂的就更狠了,他直接说续命汤治中风是不可思议,是侥幸图功。”

“所以宋之后就渐渐不用续命汤类了,尤其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麻黄、桂枝、附子都有升高血压的弊端,患者已有脑血栓,就更没人敢用了。”

“虽说宋之后历代来,也有不少医家一直在用续命汤。但是从整体上来说,就很少了。”

张可点了点头:“这样啊。”

许阳接着跟徐原道:“自王清任创出补阳还五汤治中风以来,历代医家好评如潮,但是此方是治气虚血瘀的。”

“脉象沉弱,或者大而虚者,效果会很不错。可若是脉弦大而数者,就无法见效了。此方还是是治虚的,要学会辩证。”

徐原认真地点了点头,然后把知识点记了下来。

许阳再道:“其实我们当代啊,也有不少中医做了小续命汤的对照试验,比如余小平用小续命汤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60例,总有效率96.7%”

“河南名医张惠五用小续命汤治中风偏枯症88例,总有效率为%。还有……李可老中医……当初因为过于劳累,两年三次中风。也是用的续命汤类治疗自己,效果很好。”

提到李老的时候,许阳的语气也稍稍沉了一下。李老中风之后,决心为续命汤正名,后来第二次中风的时候,还给许阳寄了重订续命汤的学术资料,好让许阳了解更深一些。

许阳稍稍整理了一下心情,他道:“刚才患者的脉证已经提示了我们,你刚刚也分析出来了,风寒在表,而且是寒热错杂。”

“观其脉证之后,就要分析出知犯何逆。分析出来之后,就要随证治之。既然风寒在表,寒热错杂,那自然该通表透里,开门驱邪。”

“再看小续命汤之方义,麻黄桂枝防风防己可入太阳之经祛风逐湿,以开其表;病邪壅在外面,则里气不宣,所以郁而为热,所以用杏仁利之,黄芩清之。”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以以人参补气;芍药、川穹护营而活血;用附子则是可助补药之力,能生阳,又能济麻黄以行表。”

“所以小续命汤即可辛温发散,又可补益气血。既有寒凉清热,又有温里扶阳,组方非常奇特,但又很巧妙,尤其是对此患者,非常对证。”

“所以治病啊,一定要尊仲景的十二字法则,心中不可有半分先入为主的观念。牢记这十二字,随证治之,是不会有错的。”

徐原认真地点了点头,赶紧记笔记。

张可早就习惯了许阳的强大与神奇了。

张三千目光中也稍稍带上了错愕。

徐原记好笔记,他又问:“所以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