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变得冰冷,陷入沉默。
好一会,方才认命一般,低下了头,行礼道:“臣......遵旨。”
周皇抬眸望向魏东征,表情略显复杂。
新政,虽然是他提出来的。
但具体的举措,却是魏东征一字一句的斟酌而来。
毫不夸张的说,仅新政而言,魏东征上的奏章,找不出一点漏洞。
他想到的,魏东征能够想到。
他没想到,魏东征也能想到。
并且,自从推行新政开始,满朝文武就只有魏东征至始至终坚定不移。
即便新政损害了他魏家的利益,他也没有丝毫的犹豫,全力支持新政!
除此之外。
与乾国的战事开启以后,魏东征没有丝毫犹豫就将家产尽数捐出,支援朝廷。
虽然有的时候,他呈上的奏章,太过冒进,但总体而言,还是站在朝廷,站在百姓的角度上考虑。
别看周皇表面上时不时的驳斥魏东征,但实际上是将他当作自己的心腹。
即便是各地叛乱,要求问斩魏东征,他也没有将魏东征从内阁中剔除,只是拿掉了他兵部尚书的官职。
此刻。
看着瞬间憔悴了许多的魏东征。
周皇的心里说不出的难受。
并不仅仅是为了魏东征,也为了他自己。
因为他心里明白,无论自己和百官给求和一事找多少理由,都改变不了他败得彻底的事实。
大学士们围绕着求和的底线,开始议论。
司礼监的太监们时不时的插上两句。
周皇坐在龙椅上,看着他们,脑海里不由得浮现一道人影。
那人影与他相距甚远,披着一袭金边绯袍,脸庞朦胧,看不真切。
“乾国丞相方修......”
这个名字在周皇的耳畔回荡,让他的眸子露出一抹恍忽之色,不由得冒出一个想法。
“如果方修是我大周的内阁首辅,新政一事会不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
爱阅书香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
五个时辰后。
内阁和司礼监议论的差不多了。
一份文书送到了周皇的跟前,上面记录着议和时,朝廷能够接受的底线。
周皇拿起以后,仔细地浏览了片刻,便放了下去。
抬眸看向众人,问道:“你们以为,议和一事,应当派谁前往?”
议和一事,牵扯甚大,必须派出一名有能力的人,担任使者。
同时,这个人在朝廷中要有一定的地位。
两年前,乾国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