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章正确的公式

作者:日本警视厅笫四搜查班警部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a电流,并将其导入加速管,循环流动。

时间依旧设定则为时间到1秒后发射。

就这样,在168秒又1秒后,一道并不粗大白色的能量光束随着咻的一声,从电子周循环装置喷口射出,笔直的射中皮卡车头,而下一起,意想不到事情的发生了。

皮卡车头并没有像皮卡车尾装甲片那样飞出,而是融出一个小洞后并立刻发生爆作,显然是能量光束击穿皮卡车头的油管,并产生高温点燃了了汽油,最终产生爆炸。

那么这个第二例怎么计算呢?

周文文不由陷入了沉思。

周文文知道在一般大气压下,汽油的自燃点是427。

但汽油挥发快,汽油蒸汽和空气混合时极易点燃,而这也会导致汽油的闪点会低于28°左右,而一般闪点越低,自燃点就越高。

闪点是油品在加热到一定温度时遇明火能发生闪燃的温度,自燃点是油品在达到一定温度时与足够的空气(氧气)接触,发生燃烧的温度。

保险起见,周文文初步估为能量光束在击穿了油管后,在汽油与空气融合时,表面温度20度的能量光束点熄了汽油,最终产生爆炸。

除去汽油不谈,现在的关键是表面温度这20度的能量光束。

而这就要涉及到比热容上。

比热容,英文简称shc,英文全名为specific heat capacity,符号c。

shc,简称比热,亦称比热容量,是热力学中常用的一个物理量,用来表示物质吸热或散热本领。比热容越大,物质的吸热或散热能力越强。

即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升高(或下降)单位温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其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开尔文[j /(kg·k)]或焦耳每千克每摄氏度[j /(kg·)],其中j是指焦耳,k是指热力学温标,即令1千克的物质的温度上升(或下降)1开尔文所需的能量。

而根据此定理,最基本便可得出以下公式:

c=q/m(t)

q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m是物体的质量,t是吸热(或放热)后温度的变化量。

(初中的教材里把t写成t,其实这是不规范的,而我们生活中常用作为温度的单位,很少用k,而且t=t,因此中学阶段都用t,但国际或更高等的科学领域仍用t)。

而己知温度为20度,皮卡汽油比热容约为0.8到1.8,皮卡汽油油管估值最小1升、最大6升,导入公式可得四个式子:

0.8=20/1(t)

0.8=20/6(t)

1.6=20/1(t)

1.6=20/6(t)

t变式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