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变局(二)

作者:御魂天下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下来的变局。

……

秋风萧瑟,天高云淡,秋原莽莽,征鸿南翔。在这陕北的高原之上,极目远望,能感受到一种苍茫寂寥之感。

但是此刻的曹文诏却没有心思欣赏眼前的美景。

出生在山西大同的他,早年至辽东从军,靠着一身的勇力和满腔报国的热情,在沙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被提拔成为了朝廷的游击。

然而这只是他传奇人生的开始。己巳之变,曹文诏率军勤王。并且由于他的英勇善战,立下赫赫战功,因此得到了崇祯皇帝的赏识。

曹文诏至今还记得那日总理马世龙把崇祯所赐的尚方宝剑交给他时的场景。崇祯甚至还传来口谕,让曹文诏一位游击去指挥参将作战。

那种荣耀是难以想象的。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曹文诏作为一位军人,又何尝不是这样?

既然陛下如此的赏识信任他,曹文诏又怎能不替崇祯效死?

简在帝心的曹文诏之后的仕途自然是顺风顺水,很快曹文诏由游击升为了参将,又由参将加官至都督佥事。

面对陕西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崇祯皇帝自然想起了他的爱将。

于是乎,崇祯三年七月,曹文诏被封为延绥东路副总兵,带领关宁军入关进行征讨。

在不过短短半年多的时间内,曹文诏就实现了从一个不起眼的游击将军到副总兵的提升。

这固然与崇祯皇帝的性格有关,但是又何尝不是因为曹文诏乃是真正的名将。

这样的名将,自然能够在战场上开创不世的功绩。

很快,据守河曲的变民首领王嘉胤就被曹文诏击灭,而曹文诏也因功被封为临洮总兵官。

然而这只是开始,陕北的义军很快就明白他们的噩梦已经到来。

义军首领点灯子、李老柴、扫地王、杜三、杨老柴接二连三的折在了曹文诏手上。

陕西的义军闻曹文诏之名而色变,闻关宁军之名而色变。甚至义军的主力都因此流入了山西。

但是曹文诏却感到深深的无力,这几年来他杀的义军数不胜数。可是偏偏依旧有数不清的人想要揭竿而起造这个朝廷的反。

曹文诏自然也知道那些百姓也是因为实在走投无路才成为了如今的反贼,但是他却没有能力去改变什么,去阻止什么。

大明朝病了,但是他一个小小的总兵官没有能力去治愈大明的重疾。他能做的就是挖去大明表面的脓血!

曹文诏要替崇祯皇帝效命,为赏识他的陛下尽忠。他的军队是崇祯皇帝的军队,而不是大明百姓的军队。

对于那些不体谅君父难处,只是因为吃不饱饭就要想着揭竿而起的贼子,曹文诏的铁骑可不会留情。

无论是谁胆敢造大明朝的反,不管这背后有什么样的原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