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房子使用的木材,宽河城周围有不少天然林场,毕竟这放弃两百多年的自然生长出来的树木,随便砍掉一颗,那就是栋梁之材。普通百姓不说没有随便砍伐这种天然树林的权利,就算给他们权力砍,一家不了起有几个劳力,又能砍掉多少颗?
但是集体干活却不一样,首先是军械局的工匠设计出了一种可以用畜力带动的大锯,锯树的效率高,而且不会造成树木的浪费,最粗装的用来打造房梁或支撑柱,略细的部分可以用来制作支架。
当然,树林砍下来也不能直接使用,会干裂,也会变形,最好的办法是放在阴干的地方阴干。在刘明遇的指导下,这些工匠们就建造了一座座二层土楼,就像晾晒葡萄干的方式,把木材在极短的时间内阴干。
只要阴干的木料,就可以随心所欲,可以打造家具,打造农具,以及各种器械,现在的宽河城采取流水线作业的方式,把伐木、阴干、打造房梁、门框、窗户,由于统一式标准,这种部件可以统一使用。
在负责建造房子的施工队也是如此,几十个施工队同时施工,一个队负责一排十户房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房屋拔地而起。
这些刘家军将士知道房屋是他们自己的,干劲实足。甚至连晚上的时间也挑灯夜战,宽河城不仅仅同时动工开始修建大量四合院落式的房子,还开始动工修建学堂,这是刘明遇承诺给刘家军将士的福利。
现在也开始兑现了,刘家军士兵的子弟可以享受入学的福利,但是城中还有不少百姓,他们也想让孩子上学。
可是他们又不是刘家军军人,在陈天泽与刘明遇商量之后,这个福利放开至全宽河城百姓,不过普通百姓的孩子上学是可以的,但是需要缴纳学费,但是家庭困难的,可以减免。
在得知这个学堂的费用之后,几乎所有的百姓都兴奋起来,因为刘明遇没有打算依靠学校赚钱,所以学费只是象征性的收取,还不及分放给学生的书本。在修建这座学校的时候,几乎全城男女老幼都过来帮忙。
这座学校占地面积大约四百五十余亩,分成小学堂、中学堂和大学堂三个教学部,每个教学部都有自己独立的操场、食堂、教室、娱乐设施。
马车不徐不疾的前行,大道两边的景物在往后移动,在杨纤纤等一行人离开长城之后,所有的关内繁荣景象都消失不见了。从长城关口到宽河城这一路上,别说城池和村落,连人都看不见。
当然,属于塞外的景象,对于杨纤纤和燕儿来说,杀伤力太大了,她们二人连车门都不关闭了,一直像好奇宝宝一样看着外面的风景。
不过再美丽的风景,也有看腻的时候,直到进入了宽河城的范围之内,宽河城的范围现在已经非常大了,光开垦的田地,足足有方圆五六十里。
或许是负责规划的陈天泽有强迫症,田地的小路都是横平竖直,现在无论是麦子、玉米、土豆、都长出翠绿的秧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