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啊!”
老道说着,眼睛隐隐有些湿润,往事不堪回首。小五看着老道,心里嘀咕:师傅也有些不靠谱啊,师尊这么有本事,他居然没能好好跟着学。
“师傅,您就别难过了,您就我教点功夫吧!在这大江之上被这大风吹的,我在外面都站不稳脚!”
老道看着小五,摇头叹气道:“小子,你要先练气再练功,所有功法都是依气行之,这《上清太玄经》是上清宗的至宝,学会之后说一日千里有点过分,但是事半功倍还是绰绰有余!这卷轴是你师尊的注解,后面有行气图,照着慢慢学,你应当知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武学靠的是领悟和长期的积累,不是能一蹴而就的!”
老道刚才还是有些泪眼朦胧,现在却是一副高人风范。小五打开卷轴,认真研读起来,不管有没有武功绝学,师尊的字看着比师傅的舒服多了。注解写的非常详细,都是逐字逐句的释义,这卷轴如同一扇门打开了,小五沉浸与道学之中。史书说的是人文,道经讲的是天地人,广博的无边无际,小五慢慢傲游其中。
“为师去船头打坐修行,有不懂的先记着,等明天为师为你讲解,晚餐也不用担心,到时自有人送来!”
小五头也没抬起来,伸出白净的小手对着老道挥了挥,示意老道快走,别打扰他看书。老道顿时有种错觉,这挥手的动作是那么熟悉,如同当年的师傅一般。老道出了房门,轻轻关上,甩着脑袋,摇头晃脑了一番,太不真实了,自己居然让这小子赶出来了。
老道走向船头,盘腿坐下,心中思绪万千,迟迟无法进入静修之中。
在遥远的中州,上清宗的云雾峰上,一个白发苍苍的老道。面色红润,皮肤光滑,身穿青衣道袍,白发随意挽了个发髻,用玉簪穿过,正在木桌上卜卦。
老道将几枚铜钱丢人龟甲中,轻轻摇晃几下将铜钱倒在桌上。卦象模糊不清,老道掐指一算,不由怒骂起来。
“他娘的,居然有人想断了老道的道统,把主意打到《上清太玄经》的精注解写上了,几个秃驴还有道门中人,真是大杂烩啊!难怪老道这几日心绪不宁!”
老道起身,从墙上取下两把长剑,抽出长剑缅怀了一番,换了一身常服,直接跃下千丈高的云雾峰。
临江城码头的客栈三楼,几位身披袈裟的和尚不时望着窗外,几名道士正窃窃私语。一名长须老僧等的有些不耐烦了,询问边上的几名道士
“几位道友,绝命道人是今天抵达临江城吗?这都过了午时了,怎么还不见黑蛟会的船只啊!”
“惠果大师莫要心急,我们的人一路盯着绝命道人,他们的船已经行了半个月,逆水行舟总归会慢一点,我师傅已经算了一卦,午时三刻准时抵达。到时候大师只管带人杀上去,我们只要《上清太玄经》的精注,别的一概不管,至于大师要的嗜血刀只管自取就行。”
一名身穿黑衣法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