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喝客栈里都有,只带两身换洗的衣裳就好。”
“其他若是有当用的东西,在府城那直接买就是。”
钱包鼓囊囊,江米夏觉得到哪里都是不怕,是有底气的。
“是啊,不用带那么多的,又不是一去去多久的。”江有成也在一旁附和,“带那么多东西去,旁人还只当要做什么呢,景韫是去考试的,难免也会遇到很多同窗,其他书院的读书人什么的。”
总得顾及一下脸面,免得让人觉得是穷乡僻壤出来的,轻视了去。
到底是府城呢,跟县城还是不大一样的。
见江米夏和江有成都劝阻,刘氏也担忧怕给宋景韫丢面儿,只好把准备好的东西都拿了出来,不过最后还是要让江米夏和宋景韫带上一些挂面。
“家里头的水跟面做的,到远地方了时不时吃一点,免得生地方不适应。”刘氏叮嘱。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到了旁的地方难免有水土不服的时候,带上些自家的东西,总归不会错的。
挂面就算两大包也没多少分量,且是刘氏的心意,江米夏和宋景韫自然没有拒绝。
就这样,在刘氏和江有成,乃至江正信和村中许多人的殷切目光送别下,江米夏和宋景韫上了马车,往泰松府出发。
阳光明媚,春光无限,透过马车的窗户能瞧得到官道两侧茂盛无比的农田,茁壮的树木以及绿莹莹的草地,甚至能看到有蝴蝶飞舞,听到悦耳的鸟雀鸣叫。
江米夏到这里之后,最远也不过去过县城,去过茶园,去过田庄而已,这去府城还是第一次去。
一想到可以看到这个时代更为繁华的城市,江米夏心中颇为轻松愉悦。
宋景韫亦是如此。
他表现的比江米夏还要兴奋许多。
“娘子,快看,那边有小河呢,还挺宽的。”
“娘子,路边有杏子树。”
“娘子,那边好多羊……”
从上了官道开始,宋景韫这嘴几乎就没停过,叽叽喳喳,像小麻雀一般。
自家中开始忙碌,宋景韫又开始读书后,他便十分忙碌,偶尔能够出去玩耍,时间也十分短暂。
可以说,江米夏已是许久不曾见宋景韫这般欢快了。
小赘婿高兴,江米夏心中欣慰,十分配合地应和他。
赶车的车夫,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见宋景韫这般兴奋,忍不住直挠头。
刚刚从村中出发时,他也听了个大概,是知道宋景韫是要去府城考试去的。
既然是要去考试,那就是读书人了。
可他见过的读书人,无一不是稳重内敛,不苟言笑的,像宋景韫这般兴奋地像个小孩子,完全瞧不出来寻常书生沉稳的。
还真是特别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