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洪宇决定把大众的那一份设计稿卖掉,60万美元也算很好了,相当于500多万人民币啊。
他吩咐马特,拟定一份转让协议,并且规定设计稿只能用于概念车,如果在量产车中,有任何相似之处,就算违规。
并且特意叮嘱,把违规赔款金额成倍放大。
下午两点钟,马特接到了上海大众的回复,对方答应了周洪宇的要求,并且约定明天过来签约。
另外,马特还接到几个香港报刊的电话,都说是想买断《斗破苍穹》的版权。
现在10万个字,对方几家给出了1万到3万不等的报价,并且还要有版权购买优先权。
周洪宇也是非常的郁闷,难道现在的物价就这么便宜吗?
国内物价品可以理解,但是香港,那可是发达地区哦。
听说那边的房价现在是10万块钱一平米。
要不要剥削得那么狠啊?
周洪宇没有去理会他们,他现在必须想想,怎样让得到利益最大化?
按照常理,在书不愁销路的情况下,私人垫资出书,利益最大化完全可以得到保证。
这是从排版印刷到顾客拿到书中间少了两个环节,出版社和书籍批发商。
出版社最狠,一半以上利润基本上被他们拿走了。
为了以后不被出版社吸血,卡脖子,最好就有一个自己的出版社。
至于书籍批发商,他们赚的利润其实并不多,主要靠走量。
如果书籍越畅销,留给批发商的返利点也还可以再压一压。
周洪宇让马特查了相关的政策。
其实成立一个出版社,难度并不大,特别是在香港,更加容易。
现在很多作者面临的难题,就是的推广,以及推广后,作品的受欢迎程度。
这些都是需要钱去堆出来的,其实出版社,在某种情况下就有点类似于风险投资公司。
书如果卖的好,那肯定是皆大欢喜,书要是扑街了,最大的损失还是在出版社。
周洪宇其实想在这个时代,把后世的这些网文放出来,试一试这些的受欢迎程度。
到底怎么样?他心中一点底都没有。
所以他心中有一个很另类的推广方案——刊登广告。
他要把这文章以广告的形式进行连载,看看那些香港市民的反应。
这样一来,版权在自己手上,推广的效果也来了,到时候直接出书即可。
周洪宇等有更多的钱,就准备找一家性价比高的报社,打广告。
马特还在兴致勃勃的看着《斗破苍穹》,周洪宇独自在招待所的房间,摆弄手机和笔记本电脑,想从中再搜刮一些,对他有帮助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