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削藩送小命,姐夫投义兄!

作者:江枫客栈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927年)二月,石敬瑭加封检校太傅兼六军诸卫副使,进爵位封为开国伯。

同年十月,石敬瑭任御营使,率领快速地平定汴州节度使朱守殷的叛乱。

因汴州平叛有功,石敬瑭擢升宣武军节度使、侍卫亲军马步军总指挥使兼六军诸卫副使,加封爵位为开国公,赐“耀忠匡定保节功臣”名号。

天成三年(928年),石敬瑭加封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兴唐尹、邺都留守、天雄军节度使,又加封驸马都尉。

长兴元年(930年),加封检校太尉。九月,东川节度使董璋叛乱,石敬瑭任东川行营都招讨使,兼理东川行府事务。

次年,因蜀道险要艰难,粮食运输不能供上,明宗李嗣源下令班师石敬瑭回朝。

同年四月,石敬瑭又兼任六军诸卫副使。

同年六月,石敬瑭改任河阳节度使,仍兼握兵权。

长兴四年(933年),秦王李从荣上奏北方契丹、吐浑、突厥犯边,需要一名大将统帅边军,众臣认为只有石敬瑭和康义诚能够担当。

这时石敬瑭认为自己辞去禁军副帅,离开京师去外地担任节度使机会到了,于是,石敬瑭主动向李嗣源求情北上抗击外敌!

同年十一月四日,石敬瑭加封兼任侍中、太原尹、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另兼职大同、振武、彰国、威塞等地军队蕃汉马步军总管,改赐“竭忠匡运宁国功臣”名号,掌握了河东这块后唐起源地区的军政大权。

第二天,李嗣源在中兴殿为石敬瑭出征宴饮!

在酒席上,石敬瑭捧杯为明宗祝寿,他真诚地对白发苍苍的李嗣源说:“我虽微小怯懦,想到边陲大事,岂能不竭力尽忠,只是我远离京都,长久见不到皇上,不能随时申报。”

李嗣源知道石敬瑭对他一直感恩戴德,忠心耿耿,如果不是边患紧急他绝对不让石敬瑭离开京城半步!

石敬瑭再拜告辞,明宗李嗣源流泪打湿了衣襟,左右近臣不知道李嗣源与石敬瑭生死之交,因此他们奇怪明宗皇帝为何因为石敬瑭的离去,而如此过度悲伤!

果然从此李嗣源与石敬瑭永诀,他们没能再度相见。

......

李从厚与他的谋臣经过深思熟虑和周末策划之中,他们决定首先对潞王李从珂下手!

当时,李从珂的长子李重吉担任禁军控鹤都指挥使,女儿李惠明(法号幼澄)在洛阳出家。

朱弘昭将李重吉外放到亳州任团练使,削去其禁军军职,又将李惠明召入禁中,实际上是作为人质。

李从珂见儿子外调、女儿内召,知道朝廷对自己有猜忌之意,心中疑惧不安!

应顺元年(934年)二月,李从厚听从朱弘昭、冯赟的建议,通过枢密院调令对凤翔、河东、成德、天雄四镇节度使进行易地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