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愤怒的顾炎武

作者:小样有型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经上奏桂王说钱谦益“身在虏中,未尝须臾不念本朝,而规划形势,了如指掌,绰有成算”,“忠躯义感溢于楮墨之间”。

而且他本人还不顾年迈体弱,多次亲赴金华策反总兵马进宝反清。

到了1652年的时候,李定国克复桂林,承制以腊丸书命钱谦益及前兵部主事严拭联络东南。

那时,钱谦益便开始日夜结党,运筹部勒。

在1654年,当郑成功、张名振北伐的时候,钱谦益与柳如是又积极响应,尽囊以资之。

起事失败后,钱并未灰心,仍先后与反清复明志士魏耕、归庄、鹤足道人等秘密策划,还准备派人去主动联络在台湾地区突然兴起的汉唐集团。

当时,他还在长江口白茅港卜筑红豆庄,作为隐居之所,以便与各地联络,刺探海上有关汉唐集团的消息。

当汉唐集团突然出手,一举攻克鞑虏强盗们的京城后,钱谦益闻之欣喜若狂、慨然赋诗作《金陵秋兴八首次草堂韵己亥七月初一作》等诗歌,歌颂汉唐集团的正义之师,直斥鞑虏强盗集团,诗中写过“沟填羯rou那堪脔”“杀尽羯奴才敛手”“汉唐大兴鞑虏灭”“天雷一怒破龙城”等诗词。

而且,他还把这些诗词想办法投稿到《汉唐时报》上的文学副刊上,时不常就可以发表了几首------那个时候,《汉唐时报》的发行量已经开始激增了,就算是汉唐集团并没有直接管控的地方也可以买到了。

虽然他这样的人不太可能买到当期的时报,但是对当下的时局还是有一定的了解。

先前,《汉唐时报》上陆续刊登过365期“明朝灭亡的365个原因”的长篇连载,这引起了许多这个时代的读书者的深思:

为什么相对于反政府武装力量和鞑虏强盗集团来说更为强大的明王朝,竟然会在几年期间就会被灭亡?!

刚开始时,许多古人知识分子不太敢多言,因为还摸不清汉唐集团的真实用意------他们曾怀疑这是汉唐集团的一种钓鱼式引诱,弄不好会借机把提出异议的人士以什么罪名入狱呢。

后来,当《汉唐时报》提出了明朝的东林党党争也算是导致明朝灭亡的一条重要原因的时候,一个叫蒋山佣的商人大怒而起,随手写了一篇反驳的文章,将它亲自送到了《汉唐时报》的报社,并声称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他的真实名字叫顾炎武,乃昆山人氏也。

报社里的接待人员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他不敢怠慢,直接把那个家伙的稿子送到主编室,并把情况说明。

杨友行主编大喜啊,这些古人中的知识分子竟然会有人大胆地提出了不同意见!

哈哈,他们还没有完全被阉割干净,竟然敢质疑我们的报纸呢。

这真心好啊,正好可以借此人来向古人中的知识分子们表明,在咱汉唐集团的管治下,公民们真正拥有符合常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