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如灵猫般精准狡猾,接球似心有灵犀般恰到好处;
迅捷而富有灵气的跑动,在黎巴嫩队禁区内像一条滑不溜丢的黄鳝鱼一样穿来插去,虽然身高仅1米71,但却把黎巴嫩牛高马大的后卫搅得够呛,看似漫不经心的射门却能突然洞穿对手的大门,除了犯规没有更好阻止他前进的方法!
日本队的七个进球,体现了他们全面而恐怖的攻击力。
从进球队员上来说,前锋包揽3个,中场3个,连后卫也有1球入帐;
从进球方式来说,有远射,有定位球,还有连续传球配合后在运动战中完成的集体之作;
进球时间的分布上也十分均衡,两个半场的入球数基本持平,说明了日本队持续而稳定的攻击力,不因人员的变动而有所减弱!
电视机前还剩下史亦明,另外几个人由于坐久了犯困,都起身去活动筋骨,龙天和罗冼下楼去找水喝,曾德饿了去找东西吃,关剑和甘仁则在小声交流着对日本队的看法。
史亦明盯着屏幕出神的样子并不是想看接下来文莱与印度的比赛,呆呆的表情说明他若有所思,口里喃喃自语道:“他回来了,而且比以前更强!”
恍惚之间,他的脑海中隐约浮现少年时代那一段倭国的生活……
一个瘦瘦的小男孩,年龄大约12岁,从一个比他高半个头的男孩脚下抢过皮球,飞快突进,抬脚欲射时,还是被那个从身后追上的男孩一脚破坏!
小男孩懊恼着说:“大明,最讨厌就是你了,老是搞破坏!”
男孩挠挠后脑勺,尴尬地笑了笑:“永太,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场上位置,我……不好意思了,刚才没铲到你的脚吧?”
小男孩“哈”的一声笑了出来:“你们中国人干吗都那么喜欢道歉啊?没事啊,我只是佩服你的防守技术,因为现在我还过不了你。呵呵,不过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突破你防守的!”
矮一点那个男孩叫服部永太,另一个就是后来的中青队队长史亦明。
史亦明3岁的时候就随着在日本做生意的父亲搬到了横滨定居,直到15岁才回到了烟台;
在这12年的留日生涯中,他接受了日本的文化,也接触了日本的足球,这使他深刻体会到日本足球迅速崛起的原因。
服部永太是他的邻居,两人从小一起踢球,是形影不离的一对好朋友,但由于两人始终无法在同一所学校读书,从小学到初中的各种赛事,他们都只能以对手的身份在球场上存在,不过两人的友谊却因球场上的摩擦而倍增,直到两人最后一次交锋。
在史亦明回国的前一年,他所在学校的球队与服部永太的学校代表队在横滨赛区半决赛中相遇,胜者将获得全国大赛的入围资格;
在一次反击中,史亦明在十分不利的情况下,将对手依赖的主力前锋服部永太铲成了骨折,直接铲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