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道:“三小姐心地良善又体贴入微,实在是难得。”
之前她也是不顾自己身在险境开口先救了他的母亲……
孟禾脑海中浮现出苏婧宁那双笑起来弯弯的眼睛,耳朵又悄然红了。
苏靖彦也很认同。
三妹妹人漂亮,心地也好,是第一个这样关心他的人……
临近年关,各家亲戚朋友开始相互来往着送年礼,也不好再让汪氏憋到院子里,何氏便解了她的禁足。
汪氏被关了近一个月好不容易才出来,心里长长出了口气。
身边的林嬷嬷便劝她去何氏那里道谢。
汪氏虽不情愿,但也知道自己已经没了管家权,更要去讨好何氏,便带了苏婧柔一起过去。
刚进屋子,才发现苏恒、苏婧宁也在。
她顿时想到了自己才给出去的两万两银子,只觉得胸口隐隐发疼,脸色也不太好看。
苏婧宁眼中闪过一丝嘲弄,她起身对着汪氏屈膝行礼:“大伯母怎么看着精神不大好?马上要过年了可得小心保养才是。”
何氏看过去果然见她丧着个脸,不禁皱着眉训道:“若是真不舒服就还回院里待着去!”
不然,大过年的看着让人嫌晦气。
汪氏气得头顶简直要冒烟。
但她到底怕触怒何氏再被关回去,只得僵硬地挤出一丝笑:“母亲,我没事儿,身体好着呢!”
何氏“唔”了一声不再管她,只又和苏恒道:“刚刚你说乐安伯世子怎么了?”
乐安伯世子?
今年才十八吧?听说也是个会读书的,好像还没定亲。
汪氏眼睛一亮,顾不得刚刚受得气,竖起耳朵听了起来。
她家婧柔可还没寻到如意郎君呢!
只听苏恒笑道:“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他前些日子逛笔墨铺子时闹了个笑话,所以儿子才想着说给母亲听听解闷。”
看大家都好奇地看过来,他也不卖关子直接道:“这位世子素来爱读书写字,一时兴起便带了小厮去逛笔墨铺子,结果被店家哄着花了一百两银子买了一刀宣纸回来。”
“一百两!三弟你莫不是记错了吧?”汪氏脱口而出。
她管家多年自然知道一刀宣纸的价格,平常用的都花不了一两银子,就是那顶尖的澄心堂纸也就十两银子罢了。现在和她说有人一百两就买了刀宣纸,这不是笑话吗?
苏恒不悦,冷着脸说道:“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大嫂不信可以去外边打听打听。”
汪氏一噎,讪讪地道:“我并没有不信,只是一百两买一刀纸太离谱了些。”
苏恒本不愿搭理她,但一想到女儿嘱咐他的话还是解释道:“这就是他闹笑话的地方,他只顾着死读书,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