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二哥七部内能写出让人满意的诗来,便让他继承家产。若是不能,便把命留在这里好了。我那大哥呀,只是想让二哥七步之内做不成诗,希望借此杀了我二哥,谁成想我二哥最后竟真的写出了诗来。”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当真是可悲可叹啊!”
听完完整的故事,说书先生忍不住扼腕,这可比说书故事中发生的事情要好听太多了。
真真的是人伦悲剧,让人听得很是扼腕。
叹息之后,说书先生拱手:“公子,这故事可否让我改编一下警醒世人。”
“可以,先生自便,家中还有事情,我先离开了。”
将桌上最后一粒花生米吃完,封云汐留下一锭银子拂袖而去。
说书先生见状,忍不住蹙眉,这人给了一个这样好的故事,真的一点报酬都不要吗?
虽搞不懂这人到底为何,可当天下午说书先生就将这故事讲了出来,因为真的有足够优质的诗文,故事很快借着诗文的名头传得大街小巷人尽皆知。
朝中,后宫都有耳闻,只是比起一般的平头百姓,这些读过书识得字的大人物们,都觉得这件事意有所指。
毕竟,他们都是知道的,这朝中二位皇子的处境,大皇子优秀,且深得皇帝器重,是早就定下的储君人选,相反作为嫡子的二皇子,确是一直名声欠佳,所以这些大臣们都在猜想,这件事是不是在暗讽楚连城和楚余萧啊!
朝中之人的猜测很快便传到了太后的耳中,她即刻怒了。
“皇家的事情什么时候轮到这些贱民评头论足的了。”
“太后消消气,都是这些人说着玩的,您不要生气,气坏了身体不值当啊!”侍女赶忙劝慰太后,但收效甚微。
“我怎么能不生气,这下所有人都知道皇家不睦,闹得沸沸扬扬只怕是对楚北王府不好啊!”
拍着身边的扶手,太后只想将那个传出谣言的人生吞活剥了。
到底是那个没头没脸的,竟然传出这样的话来陷害自己孙子。
放眼朝中敢对皇家之事指手画脚的没有几个人,想来只能是楚连城了。
但他从小就熟读孔孟之道,所以断然是做不出这种事情,那么会是谁呢?
猛然之间,太后想到了封云汐,自从接触了这个病秧子,这楚连城的心眼似乎就多了起来。
好啊!本来以为这女人不过是有点小聪明,不足为患,但现在看来竟然生出了不得了的心思。
“呵呵,哀家当谁呢?原来是她啊!”
太后冷笑,接着道:“来旺,你去叫了楚南王来,叫他一定将王妃带着。”
“是。”名唤来旺的太监恭敬的行礼,而后离开了。
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