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河西信息

作者:海风儿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重用。

初至成都的时候,曾经是镇守成都城池的领军之一。

但如今镇守城池的领军,多是李茂贞儿子的亲信,李子奇被排挤在外。

虽然李子奇似乎没什么大用了。

韦扶风依然信守承诺,任职李子奇父亲永州刺史,依然认可李子奇的潜伏功劳。

李子奇送来的信息也有重要的。

例如有关王建的情况,就是李子奇告知的,否则韦扶风还真忽略了那个败逃的枭雄。

浏览中,韦扶风发现一个值得关注的信息。

河西发生过内讧兵变,归义军节度使属下索勋,杀了节度使取而代之。

被杀的节度使名张淮深,前任节度使张议潮的侄子。

韦扶风对于大名鼎鼎的张议潮,印象非常深刻,敬佩。

安史之乱发生,吐蕃乘虚进夺陇右与河西地域,在陇右与河西实施残酷的奴隶统治。

吐蕃人野蛮,不喜农业生产。

占据河西之后只许存在草牧业,使得河西沟渠废置,农业荒芜。

河西人承受了残酷盘剥和屠杀。

张议潮出身沙州望族,望族就是地方豪族。

但在吐蕃的统治下,望族也是水深火热,苦不堪言,日渐贫困衰败。

张议潮,发动了反击吐蕃统治的起义战争。

沙州起事的浴血奋战,数次击败吐蕃军,继而如同星星之火燎原,引发了河西普遍的反抗吐蕃统治。

张议潮击败吐蕃军之后,吸纳或联合河西其它反抗吐蕃的势力,一步步夺取瓜州,肃州,甘州,建立了归义军。

后又挥军夺取北庭三州,之后用了三年血战,夺取军事重地凉州,吐蕃势力被彻底的赶出河西走廊。

张议潮在与吐蕃战争中,遣使请归大唐朝廷,被认可为归义军节度使。

此后,张议潮继续与吐蕃战争,向南逐步夺取湟州,河州,兰州。

据有河湟之地,被大唐朝廷又任职为陇右节度使。

陇右节度使的治所是湟州青唐城,曾经的河西节度使治所是凉州武威城。

大唐朝廷的心态观望,没有给予归义军实质性的支援。

归义军独力抵御吐蕃,又要抵御西北方进袭的回鹘,两线作战,使得河湟之地再次被吐蕃夺走。

咸通八年(867),张义潮的兄长张义潭在长安去世。

此前,他一直作为归义军留在大唐朝廷的人质。

张义潮放手河西的军政,交给已经成年的侄子张淮深,以69岁高龄前往长安充当人质。

入朝以后,皇帝给予了他很高的礼遇,册封为司徒。

咸通十三年(872),74岁的张义潮在长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