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金道:“太尉,辽隧必然是重兵把守,不如我们出兵强攻,无须多久,便可将其攻下。”
司马懿轻笑一声,大有不屑之色:“为将者避实就虚,才是用兵之道。以公孙渊的心智,定是在辽隧驻扎燕军主力等候我的到来。料定我等疲惫之师,星夜兼程,必不可久持。”
每日行进30里,魏军疲乏困顿,但却没有出现大量的伤病、减员、水土不服等问题,魏军基本上还算完整,只是辽东地方恶劣,到处是沼泽地跟险滩,仍是中途减员了几千人。
牛金道:“太尉的意思是,不可强攻么?”
司马懿淡淡道:“攻辽隧不可实攻,引一偏师佯装进攻试探,若燕军主力倘若蛰伏在辽隧,实则调集兵力实攻襄平,公孙渊惊慌失措之下,必会选择与我军决战,生擒如掌上观文。”
牛金、胡遵二人心悦诚服,对司马懿的老谋深算佩服不已。
司马懿抬头望着天空,叹道:“只希望战事早日结束。”
自诸葛亮病逝,蜀国停下将近四年时间的北伐。公孙渊反叛自立,威胁魏国的边境,迫于蜀、吴两国的虎视眈眈,一直没能腾出手。
现如今机会成熟,曹睿认为自登基以来,没有一件事足以载入史书,便把司马懿自长安调到洛阳,率步骑四万众,征服辽东以示天威。
作为三朝元老,司马懿已然成为除曹氏宗亲之外,最受倚重的老臣,否则也不会五十九岁的高龄远征辽东了。
——
辽隧城中,在公孙修的指导下,工匠完成了一台床子弩。
他当然不是什么机械大师,完全是见过北宋床子弩的造型,双手连画带比的讲解,由工匠去一步一步地落实到位。
床子弩上置三张弓,两正一反,前二弓为正,后弓为反,互为盘绞。其箭几乎跟长矛无甚区别,非人力所能拽动此弓,而是利用绞盘拉动弓弦,需要同时由三人来操作。
杨祚好奇不已:“世子,这是如何使用的,当真能毙敌于七百步之外么?”
公孙修笑道:“一试便知。”
寻来空旷的环境,两名士兵转动绞盘,将三张硬弓完全拉开,另一名士兵将巨大的橛子箭扣上。
三人同时用手拍在床子弩上,“崩”的一声大响,橛子箭去势如同流星,一举飞跃一百步、二百步、三百步——力道几乎没有减弱的趋势,直飞了七百步远,重重地插在土墙上。
杨祚张大了嘴巴,不敢置信地道:“这个弓也太厉害了,别说是鲁缟,便是敌军人马俱甲,也会被一箭穿心。”
弓箭手的射程在两百步,重型攻城武器的砲石机在三百步开外,而这重量仅有百来斤的床子弩,调整位置和携带方面,所能及达七百步。
公孙修笑道:“这还不算,还有更猛的。”
又让三名士兵将床子弩向前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