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钱的邮票就可以将信件寄送到全国各地。
六毛钱的邮票就可以将信件寄送到全市各地。
这个价格是几十年都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当然了,等到李宽来到大唐的时候,他已经不知道有多少年没有寄过信件了。
那时候的信件市场已经基本上被电子邮件等东西给取代了。
或者是被各个快递公司给取代了。
李宽现在想要在大唐建设去信件和快递传递系统,显然是没有那么容易的。
但是这却是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
新官上任三把火。
李宽的第一把火是人口调查,现在已经在开始展开了。
很多人都在想着李宽的第二把火会是什么。
现在看来,把信件的传递,把大唐的邮政系统给建设起来,这就是第二把火。
这个东西对于大唐的商业流通也好,对于百姓的信息交流也好,都是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的。
“太子殿下,如果真的要实现家书的顺利传递,让所有百姓的家书都能及时的送到对应的人手中,那么需要的驿站数量就至少要增加好几倍。
并且这个家书传递的成本也是非常高的,一般的百姓也不见得能够承受的起。”
唐俭沉默了片刻之后,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虽然大唐的驿卒的收入不是很高,但是你架不住数量多啊。
假如一个驿卒要专门送一封信件到某个乡下的小村落。
按照现在大唐的交通环境,很可能一天的时间都不够。
哪怕就是不考虑路上的风险,顺利的花费几天时间把一封信件送到了对方的手中。
那么这个信件的传递费用要怎么收取呢?
不收钱肯定是不行的。
如果那样的话,那么不管增加做少驿卒都不够的。
但是收钱的话,这么一封信的传递成本可能高达几十文钱,甚至几百文钱。
普通百姓谁能承受的了?
并且,这个传递成本,由谁来承担,也是一个问题。
心中满怀着各种各样的疑问,唐俭觉得很是头大。
因为从李宽的语气里头,他已经感受到了这个事情估计是很难做也要去做的了。
“驿卒的数量自然是需要增加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这也算是扩展了一个行业,解决了一批人的就业问题。
至于你说的传递成本问题,刚开始的时候肯定是比较高的。
但是伴随着这个系统的发展,大家意识到了他的好处之后,邮寄信件的人自然就会越来越多的。
到时候一个驿卒送信去某个乡镇的时候,可能就会有数十封,甚至是数百封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