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中,制造强烈冲突,这是看点。问题这是传记片,应该走正剧的风格。在那个时代,大家闺秀出门,也有一定的忌讳,更不用说当众打男人的脸。”
“打就打了呗。”
崔吉无所谓,“你们别整天抠细节,研究镜头什么的。关键还要看主体的剧情,张博的成长经历。”
这倒是事实。
两个人沉默了,注意力集中在电影中。
与女主相遇之后,“张博”回到了家,就遭遇到了父亲的呵斥,通过管家、仆役的对话,可以让观众知道,“张博”已经堕落了,每天早出晚归,醉生梦死。
众人感叹了一番。
剧情推进下去,就是“张博”的父亲,在总督府办公,然后受到“总督”传唤。
“咦。”
周牧与余念,顿时惊讶。
因为他们看过剧本,知道这中间少了一段剧情。
回忆杀……
他幼年时,与青梅竹马一起玩耍,结下浓厚的情谊。但是好景不长,玩伴病染而亡,他十分伤心,才自甘堕落。
这才是他成为浪荡子的诱因。这段回忆拍出来,就相当于洗白,让大家知道“张博”本性不坏。
“剪了,还是没拍?”
余念又皱眉,“虽然说少了这段剧情,电影节奏看起来更紧凑,但是有些铺垫必不可少。”
“少了,这人物立不住,容易虚浮。”
周牧同意,“对张博有研究的,自然知道他堕落的原因,但是肯定有观众不清楚。”
“传记片目的,就是给观众灌输、普及张博这个人物历程,不应该把这段省略了啊。”
周牧揣测,“或许重新调整,把这段回忆,放到后面去了。”
“嗯,有可能。”
两人闲聊,电影剧情继续。
御史弹劾总督贪腐,朝廷派人来问责。总督让长史,也就是“张博”的父亲顶罪,承诺保他无事。
“张博”父亲不愿意,总督冷笑威胁,拿出了厚厚的证据,都是这些年来,“张博”干出来的混账事。
大大小小的事情综合起来,要不了“张博”的性命,但是足以剥夺他的功名。
为了孩子前途,“张博”的父亲,只能颤着手掌,眼神暗淡,无奈地屈服总督淫威之下。
“……演得真好。”
余念轻叹道:“两个大前辈,年轻的时候,可是拿过影帝的。这些年来,更是沉心钻研表演,所以举手投足都是戏,堪称是教课书级别的表演。”
“嗯。”
周牧深以为然。
但是没用……
再好的表演,只是为电影服务。如果电影本身吸引不了人,就会发生叫好不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