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6跟风

作者:祭使霍雍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么样的国产电影才能算得上是‘优秀’,这个问题几乎每个岗位,甚至于每个年龄的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理解。

对于像是程恺戈,张一谋这样的第五代导演而言,他们所理解的‘优秀’就是能够反映民族骨子里的东西,能够反映某个特定年代,特定人群身上的特定情感……

当然,在这些人当中,张一谋的执导理念算是最为与时俱进的。

他既能拍得出来《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也一样能够驾驭得了《英雄》,《十面埋伏》以及《满城尽带黄金甲》……

不仅如此,人家后来还为了体验一把好莱坞式的电影工业流程,跑去执导了《长城》呢……

且不说张一谋到底是不是为了这个目的,但他那种勇于尝试的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

米国著名导演奥利弗·斯通曾经认为华国的电影市场是一座尚未彻底开采钻石矿,因为这里在未来将会拥有全世界最多的中产阶级……

姑且不论这位导演的说法和预期对不对,至少在方云墨穿越过来的2020年,华国确实已经成为了全世界仅次于北美地区的第二大票仓。

唯一的问题是,华国的商业片类型太过单调了。

与好莱坞票房金字塔的塔尖上屹立的都是高概念、大制作的幻想类电影不同,动作加上喜剧似乎才是中国电影观众最喜闻乐见的国产电影类型。

在工业水准短期内无法追赶好莱坞的情况下,动作、喜剧成了中国电影人对抗进口大片最有力的武器,毕竟,中国人肯定比老外更清楚自己人的笑点在哪。

平心而论,这个方向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却不能长久。

所有人都明白,一个国家的电影工业想要发展,壮大,绝对不可能仅仅依靠爱情,喜剧这样品类的电影。

然而,市场导向这东西很显然不是按照电影工作者的意志来运转的。

电影工作者们当然知道什么样的电影能够带动华国的电影产业,可问题是某部电影带动了国家的电影产业之后,它就一定能够赚到钱吗?

这个当然是没有人能够打包票的。

否则就不会在《流浪地球》之后还有《上海堡垒》这种花了钱却亏得一塌糊涂的电影了。

可问题是如果不能赚钱,那么投资方为什么要拿钱出来拍摄不赚钱的电影呢?

难道就仅仅是为了能换个好名声?

说句难听点的话,就算是把马芸、马华腾外加王建林绑在一起,这个活**他们也是当不起的。

于是乎,既要能赚钱,还要投资大得能够带动华国电影工业的片子就成了凤毛麟角。

正在这个当口上,《风声》出现了。

投资够大——制片加上宣发费用,妥妥的一个亿;

票房够好——上映三周,累计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