膑兵法》记载的锥形阵一头扎入阵中。
两人在最前面,如锥形阵的最锋利的锥头一样,奋勇拼杀,左冲右突,只片刻功夫,就已经杀到了山下,似要往上冲。
徐荣的亲卫慌忙慌忙结阵,持戟勉强将关羽挡住。
“徐荣,下来与我决一死战!”
关羽在山下提刀叫骂,让徐荣下来单挑。
徐荣脑子抽了才下去和他打,一边注意着山下情况,一边不时远眺后方中军,期盼着中军快点过来。
但中军毕竟是步兵,如果直接跑的话阵型会散开,所以只能结阵步行,离他还有一里左右。
如果这个时候关羽继续冲杀,还真有杀到山顶将徐荣擒住的可能。
不过管亥却提醒关羽道:“将军,那边快撑不住了。”
关羽回头看去,就看到正面战场上徐晃的冲锋之势被西凉军前军彻底挡住,如今处于僵持阶段,但显然落入下风,正在节节败退。
在选择是救徐晃还是杀徐荣之间,关羽仅仅只是在一秒钟内就做了决定——救自己的那位河东同乡。
【送红包】阅读福利来啦!你有最高888现金红包待抽取!关注weixin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抽红包!
“从侧翼杀回去!”
关羽一招手,带着管亥与身后千余士卒,再次冲出重围,从西凉军前军的后翼突袭。
像这样结阵的军团最怕的就是从背后或者两翼包抄。
古代战争,一般执行这种战术的是骑兵。
包括欧洲、古罗马以及古代中国,经常都有大规模兵团步兵正面对垒,然后骑兵侧翼包抄冲阵,一举将对方的步兵阵型打乱,然后取得胜利。
人都有从众心理。
结阵的时候非常稳固,士兵不容易溃败。
而一旦阵型被冲散,那么士兵有一个开始跑,接着就变成两个三个四个,无数个。
所以当关羽选择不去杀徐荣,而选择救徐晃的时候,也是个非常正确的选择。
毕竟徐荣在山顶上,哪怕现在上山将徐荣处理掉,一来正面战场要输,徐晃肯定要死翘翘。
二来关羽下山的时候,西凉军的中军肯定包围了过来,他自己也得身陷重围。
因此虽然没有料到徐荣会忽然发动袭击,但至少现在关羽是个合格的统帅,在关键时刻做了正确的抉择。
当下在关羽管亥的组织下,一千死士跟着他们冲出包围圈,如狼似虎一般往西凉军前军撞去。
这一撞,就好像共工怒撞了不周山。
西凉军前军原本保持着阵型,打得徐晃节节败退,眼看就要将徐晃歼灭。
结果侧翼一被撞散,立即连累全军,直接整个队伍崩盘。
“侧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