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重塑原始生态

作者:伏雨辰星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p> 随着他进入缝隙,整片花岗岩地面竟然出现了大面积的碎裂。

而此时,深入地层的袁初已经形态大变。

只见,他身后的那根鞭毛转变成了菌丝,并在地下肆意延伸扩张,花岗岩结构的地层一触即碎,根本无法阻碍菌丝的生长。

菌丝体才是真菌的真实形态,自然界中的真菌菌丝最高可以产生十数倍的胎压,完全可以独立碾碎坚固的岩石。

更不要提真菌躯壳本就不朽,再坚硬的地层在它的菌丝面前也是豆腐渣。

只要袁初想做,就算用菌丝贯穿地心也是轻而易举。

当然,他还没有那么无聊,他现在所做的一切,仅仅只是为了重塑地表和岩石层,为重塑地球生态铺路。

而已然遍布地球各处的微生物,则成了他菌丝生长的养料。

从古到今,地球上出现过许多庞然大物,但其中最大的不是鲸鱼更不是恐龙,而是最不起眼的真菌。

世界上最大的一株真菌,其菌丝面积有900万平方米,相当于1300个足球场,任何生物都无法与真菌相提并论。

此时在袁初的控制下,无限生长的菌丝犹如一条地龙,整个地壳几乎被他翻了过来。

同时,菌丝上所分泌的酵素和分解酶,又将坚硬的地质分解细化。

高山被推倒,沟壑被填平,地球表面迎来了一场,比地壳运动还要剧烈无数倍的大变。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袁初也遇到了一点小小的麻烦。

他原本以为,微生物被他作为养分消耗掉,数量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减少,进而给作为后来者的蓝藻,争取更多的繁衍空间。

然而,他还是有些低估了细菌菌落的繁殖速度。

假设一枚细菌的分裂繁殖存活率在100%,那么它只需要一天左右的时间,就能够铺满地球表面。

就算将分裂存活率砍到50%,它也只需要不到5天时间,就能达成上述目标。

如此之强的繁殖能力,袁初的打算自然是落空了。

当他这边“犁地”工作已经完成了一大半的时候,蓝藻的数量依旧不见起色。

袁初见状,也只能选择放大招了。

在露卡的辅助下,几种定向针对主流细菌的病毒,被他打造了出来。

微生物界普遍遵循一个规律,那就是结构越简单,繁殖速度越快。

所以,真菌比不上细菌,细菌比不上病毒。

病毒的繁殖速度比细菌还要高出好几个量级,并且介于生命和非生命的特殊性,让病毒不会主动抢占生存空间,用它来解决此事再合适不过了。

果然,在噬菌体的精准打击下,细菌的数量顿时骤减,蓝藻的繁殖速度开始直线上升。

同时,在蓝藻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