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这个小组,目的是研究意念波编程。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没有先例,而且目前不具备相应的理论和材料基础。本来呢,我是不建议现在就上这个项目的,但吴老、荣院长都觉得必要,认为时不我待。
在理论和材料都不具备的情况下,从何入手呢?我个人认为,可以先从进制的研究上开始。
我们日常习惯使用的是十进制,并延续了近万年之久。是十进制在算法上最优吗?不见得,习惯而已。
我们的计算机使用的是二进制,至于其他的八进制,十六进制,其实都是二进制的翻版。是二进制在算法上最优吗?也不是,是计算机太笨,它只认识二进制,只有与非,只知道通断。
我们人脑本身的思维使用的是什么进制呢?我们还不清楚,但我认为既不是十进制也不是二进制。我们一眼扫去,获取大量信息,是连贯的,是整体的,并非是拆分的零碎的。用物理信号还比喻的话,它是一种连续的波动,是模拟信号,而非间断性的数字信号。
之所以将连续信号细分成数字信号,是为了方便我们分辨,更方便计算机分辨。可是,我的意念波能间断吗?你们都可以自己试试,有没有这种可不可能。反正我认为是不可能的。
鉴于此,我建议我们的进制,既不要二进制,也不要十进制,最好采用n+1进制。用额外的1,来弥补这个间断,使得信号连续起来。”
柏承诚刚说到这里,有人忍不住嗤笑起来,“你在说玄幻是吧。n+1,据我所知那是额外弦吧?
小柏是吧?我看您在我们小组实在太屈才了,去弦论研究组多好。一不小心再找出一根额外弦来,使得我们的四维宇宙变成了五维,岂不是像陆学森前辈一样名垂千古?说不定还能找到通向异世界的窗口。呵呵,那时候我们若是能去异世界游览一番,绝对会记住您老人家的功劳。”
说话的是军事科学院的智能专家张嵩韬。毋庸置疑,如此不给柏承诚面子,自然是因为他本身的身份可以不在乎。他是张家人,虽然不是嫡系,但跟嫡系的血缘不远。在华龙军事科学院,张家的影响力,几乎可以比拟荣家在炎黄军政大学的地位。
荣政清和荣世泽都不好说话,不然会变成家族争斗。
吴春秋不高兴了,直接指责道:“张嵩韬,有意见可以提,不要阴阳怪气的。这是学术讨论,进行人身攻击只能体现你的素质低下。”
张嵩韬倒也不敢跟吴春秋翻脸,这老头是真正的业界巨头,牛顿公会会员,而且是块粪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不会卖世家子弟的账。虽然不敢硬怼吴春秋,但依然质疑柏承诚,“吴老,请问这位是何方神圣?”
吴春秋差点说出口。柏承诚抢先道:“我是吴老的学生。”
“啊。”张嵩韬点点头,“原来如此。”他没有继续说话,但意思跟明显,无非是吴春秋以权谋私,将自己的弟子硬塞进研究小组来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