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地狱难度

作者:理智蒸发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东国的历史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死观念。

从语言文字上说,日语中本身存在着各种词汇,意思是通过结束性命来承担责任,比如“自裁”(じさい)、或是“自決”(じけつ)等,都有引咎自杀的意思。

其中武士道的“切腹谢罪”更是声名远扬、被世界所熟知。即使到了现代社会,依旧有很多东国人在做错事被他人指责时,选择以自杀来进行“谢罪”。似乎是只要犯错的人死了,错误就能抵消了,没有人再会指责他什么了,真真正正地完成了所谓的“谢罪”仪程。

而从东国人喜欢樱花的理由之一,是樱花凋零前的“凄美”与“壮烈”,从此也能对其民族性窥得一二——在相当一部分人的观念中,赴死并不是什么绝对恐怖的事情,反而认为那也是一种“美”。

比如1933年,一位在伊豆大岛跳火山的自杀者“声名大噪”。因为她生前是一位十分漂亮的女性,于是当时的新闻报道也颇有种宣扬的意味,文章采用“女性神秘而美丽地死亡”之类的词藻。导致之后的一年之内,有944人在此自杀身亡,甚至有游客专程赶到那里观看别人跳火山。

除此之外,人们的自杀观念还会受到文学作品和电视剧的影响。历史上出现过不少悲剧性的文学作品,也获得了绝大多数人的称颂,甚至是效仿。

比如作家松本清张的著名《波之塔》的文中,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性消失在树海深处并走向死亡”,将之描述得凄美而壮烈,经过电视剧改编全国电视放送后,就有了东国最著名的“自杀圣地”的诞生。

这个所谓的圣地——位于富士山脚下的青木原树海,是经富士山喷火之后造成土壤的凹凸和陷落所形成,原本是很安静、也很美丽的一片树海,也是正经的旅游景点。却因为和电视剧的影响,从此被迫背负上了“自杀森林”的别称。

甚至还有人出版了所谓的《完全自杀手册》,里面就收录了这么个“自杀圣地”,令更多人从很远的地方慕名而来自杀。当地居民不堪其扰,除了官方竖立的劝导告示牌,还有心怀愤恨的居民自己在树林里挂上“要死回冬京去死”的牌匾。

即使如此,警方每年例行组织的搜山行动,都能从树海里找出大量尸体,最多的一年里有上百具,没找到的不算在内。

从以上的数字和案例,就不难看出:自杀在东国,是个多么深刻而又严重的问题,甚至说许多人对“死亡”的认知已经扭曲了都不为过。

尤其是进入了信息时代、网络加速了人们的生活,这种极端负面情绪的传播更是延伸到互联网上,同时也加快了扭曲认知的传播。

网上找得到各种与自杀相关的详细图文介绍,部分人会因为知道了某种轻松的自杀方式,而导致现实里又一次自杀潮流的爆发,比如硫化氢中毒自杀每年就有1000多起。

在sns上用花言巧语引导花田佳苗去西昭坊卧轨自杀的“解脱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