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很低,而且他们的主要采购方向在福建、广东一带,非常默契的没有插手南直隶一带。
在这种情况下,江南的货物只能卖给金州军,或者到济州岛卖给那些海外商人。
好在金州军并没有依仗自己的独占权力而肆意压低江南商人的利润空间,反而为江南的商人们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金州军的贸易政策是非常开放的,只要遵守金州军的规矩,任何人都可以参与进来。以往那些被豪门大族掌控的渠道,现在一些稍有实力的商人们也都可以参与进来了,大大的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从这点上来看,其实金州军已经从某种程度上打破了朝廷的海禁政策,至少在金州军的强压下,南方的商船到济州岛已经不会受到江南水师的围追堵截了。
朝廷的水师也就能欺负一下那些中小商船,真正的战斗力其实堪忧。在金州军私底下照会,并给予一定的好处之后,这些水师基本上已经不怎么对出海的船只进行拦截了。
曾经有一个卫所的水师不听金州军的劝告,频频拦截前往济州岛的商船,结果就是没多久这个卫所受到了“海盗”袭击,所有船只都被击沉。所幸的是海盗没有上岸,人员损失不大。
这个事情传开后,再也没有人敢不理会金州军的警告了。金州军与大明的海上往来这才开始繁荣起来。
失去拦截走私船只的利益后,那些大明水师并没有因此而没落,反而他们的日子过得更加滋润了。只因为他们在金州军的指导下转变思路,开始发展物流运输,迅速的赚到了大量的钱财。
这些水师有其他势力所没有的巨大优势,那就是他们有大量的船只。在朝廷监管形同虚设的情况下,将这些船只用作给商人们运输货物,生意简直不要太好,而且很多时候是一船难求。
原本对于更新船只无动于衷的大明水师们,最近那是动力十足,频频向朝廷申请更新、增添船只,只为能够更好的赚钱。
可惜朝廷现在穷得叮当响,自然没有钱财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大概也知道这个情况,咬着牙自己掏腰包对船只进行修整,或者建造新的船只投入到物流这个大有钱途的行业中来。
当然,他们自己掏钱买的船只肯定不会记在水师名下,都是单独造册的。不过上面的水手都是卫所的人,这一点这些水师是有天然优势的。
随着各地与金州军贸易往来愈发频繁,对船只的需求与日俱增,同时也造成了水手的短缺。特别是有经验的水手,那更是千金难求。这个时候就体现出卫所水师的优势了,至少他们那里的水手还算充足。
卫所的军官吃大头,手底下的水手们也能捞一点汤喝,日子比起从前来说实在是强太多了。
鲁若麟就是卫所的水手出身,自然知道这些底层的水手有多辛苦。很多时候他都想直接出手招揽这些水手们,只是为了不破坏整体的局面,暂时将这些心思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