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直播间水友们的观点不谋而合。
一句话说白了,没有‘硬件’,怎么可能会有软件哩.
除非这些此前被林扬收容的小虎蛟宝宝,具备如电瞒电鳐等发电生物的发电板。
【虽然在此之前,我研究所对于林扬同志收容的小虎蛟进行了相关特征和习性的观察,目前可以确认这种不被人熟知的海洋生物,具备远超海豚、虎鲸之类海洋生物的智商,而且具备较强的模仿和学习能力。单单从智慧方面而言,这种生物算得上是海洋,甚至是陆地上独一档的存在,兴许可以和部分灵长类生物的行为不相上下,然而这种生物具备发电的能力,目前而言还是有待商榷的。】
【原因非常简单,在人类对于部分海洋或者淡水发电生物的观察中,目前已知的信息为‘电鱼’的电器官,是由许多‘电板’的盘形细胞组成,这些细胞以柱状排列,每一电板浸在细胞外胶质中,被结缔组织包围,电板的一面上有神经,胶质有毛细血管网,各种电鱼电器官的位置、形状、电板数都不同。】
【如电鳐电板有200万块!电鲶有500万块!电鱼的电器官一般起源于尾肌或鳃肌,也有起源于眼睛或腺体的,所以电板膜也像神经元的肌纤维膜一样,对各种离子有不同的通透性,因而造成电板膜电位在神经脉冲的作用下,膜的通透性发生变化,即产生离子流或电流。】
【单个电板产生电流电压不大,而电鱼体上几百个电板产生的电压就相当大了。如电鳗每块电板的电压只有150毫伏,200万块电板电压就有3亿毫伏,据测算电鳗每克体重,平均输出功率为一瓦,而轻便的汞电池仅有0.003瓦,汽车轮胎电池更小仅0.001瓦。】
【故而,如若林扬同志收容的小虎蛟需要具备发电能力,前提是拥有这些发电的‘器官’,从目前而言,它们是否具备这些硬件设备,是存在疑问的。】
毕竟在此之前,林扬并没有和全球任何海洋生物的科研机构进行过,有关更加了解小虎蛟的科研授权。
也就是说,无论是全球范围内,普通或者权威的海洋生物科研机构,对于这些萌萌哒的小虎蛟的了解,仅仅只限于影像资料而已。
根据目测,许多更加详细的生物信息,实际上是没有办法获取的。
但从概率上来说,诸如小虎蛟这种一方面具备较强的智商和模仿能力,同时对于环境的适应力较强,而且能够在较为封闭和各种海洋深度环境中生存的本领,算得上是比较牛皮的存在了。
在如此前提之下,如果小虎蛟宝宝还具备电鱼特有的‘发电板’器官,简直就是造物主的眷顾。
如若在此后的成长期,它们的个体能够达到比较大的体积,那么小虎蛟将在广阔海洋的食物链生态位中占据较高的位置。
正如此前华科院海洋生物研究所分析的那般,诸如‘伏打电池’这类工业消耗品,其实最初就是以电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