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砖头修学校,他肯定也给你们算低价的。”
说完他就让门卫去喊镇上的砖厂工人,让他们通知厂长有生意了。
没想到今天出来买水泥,还顺便解决了砖头的问题。
大家喜不胜收。
离得近咋了?隔壁村又咋了?
还不如老老实实在人家厂里买东西呢。
就在等砖厂厂长的空隙,父亲给大家发了馒头,招呼副厂长吃鸡腿。
大家一边吃一边在闲聊。
村长的儿子不经意道:“我们隔壁村有个在水泥厂上班的人,前些天我们从他那里买,他临时变卦,想让我们给他加钱,我们还以为水泥厂的水泥很贵呢,原来比他卖的便宜多了。”
水泥厂副厂长皱巴着脸:“你们隔壁村那个亲戚怕不是专坑熟人的钱。”
水泥厂确实不可能杜绝谁家工人的亲戚找关系来买水泥,只要不让厂里往里头倒贴钱,不光明正大搁面上讲,怎么定价就看他们个人。
像是丁大,说是最低价,其实比厂里的最低价还要贵十块钱。十块钱可不是小数目,因为他们买的水泥可不少。
厂里给的最低价基本就是没得赚,但是图了个好名声,毕竟又是修路,又是修学校,哪个不是在干好事的。
他们到时候把这个往上一汇报,他们水泥厂就算这部分没赚到钱,肯定能得到表扬。
工厂能赚钱算什么本事?又赚不到大钱,每年不都赚这些钱。但是干好事得到表彰,这可是有锦旗拿的,挂在办公室多气派!
文书假装叹气:“我们当时也不清楚价格,以为隔壁村的可能会便宜。人家说第二天找亲戚过来跟我们谈,结果第二天说是不卖了,我们一听就知道这是嫌价格低了,不想赚我们的钱。”
副厂长舔了舔手上的油,摇头:
“这人功利心太强了,他家亲戚叫啥名字?”
大家面面相觑:“我们也不清楚,我们去的是隔壁丁家村,卖水泥的好像是他舅哥。”
打听不到名字,副厂长也不在意:
“不是什么大事。连自己人都坑,成不了什么气候。”
很快,戴厂长骑自行车赶了过来,他头上的帽子都是歪的。
“家里孩子吵着闹着要跟过来,急得我骑上自行车就往过来跑。”
戴厂长一听说是要修镇中学需要买砖,直接大手一挥,说半价卖他们,剩下的钱他们几个厂长凑凑。
说起来镇中学要倒闭的话对他们也不太好。学校当然是越多越好,要是镇中学重修,孩子们就有两个学校可以选择,而且还是新学校。
月怀德第一个不赞同:“这怎么能行呢,您就按最低价格卖给我们,不会让砖厂赔钱就行。”
戴厂长哈哈大笑:“大兄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