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范点着头嗯了一声,“不错,你二弟干得不错。我相信,如果给他一个更大的平台,他一定也干得很好。”
“我家人才济济。我的堂弟顺子,还有二叔公的小儿子,他们也是未来的企业家。”
“噢,然后你继续在背后支持他们?”
“对,这是我们家的战略设想。”
“好,好,好一个战略设想。”
陈扬忽然想起一个事来。
“老范,企业的发展,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就是国家的开放政策,人和就是好的经营环境。现在这两样都有了,但还差地利一个环节。”
老范哦了一声,“那你说的地利,具体指的是什么?”
陈扬道:“我暂时想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南方,搞经济开发区。起码一个县搞一个,或者一个大产业搞一个。把企业聚集起来,搞点名气出来,就能吸引更多的客户。”
“那另一方面呢?”
“另一方面,是货物的流通。包括交通建设,对咱们天州来说,最迫切的是公路建设。也包括托运站建设,有了托运站,就能很快的把产品运送出去。”
老范点着头思忖了一会,“小陈,你抽空去找找童四平,把你的想法告诉他。他现在分管全县的经济,应该对你的这个想法感兴趣。”
两个人聊到九点半,老范起身休息去了。
陈扬翻阅复习资料,直到深夜十一点半。
第二天。
陈扬起得早,骑着自行车出门,去外面买了三份早餐回来。
陪着老范和田阿姨吃了早饭,陈扬骑自行车出门。
那时候还没有双休,星期六的上午,还是要上班的。
陈扬来到地区师范学校,因为这里是自学考试的考点。
陈扬之所以上午来,是要先认认道,至少要知道考场在什么地方。
事实上,陈扬是多虑了。
从校门口开始,一直到考场,早已贴上了各种指示牌和示意图。
陈扬凭着“学生证”和身份证明,很容易的就进了学校。
听门卫的吩咐,陈扬将学生证挂在胸前。
暑假的学校,安静而又温馨。
学校的一个教学楼,将是自学考试的考场。
教学楼前,有一片小树林。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来人。
小树林里,至少有三十个男女,正坐在草地上埋头苦读。
他们与陈扬有个共同点,胸前也挂着学生证。
陈扬找片空地,先停好自行车,再盘腿坐下,将书包搁在自己腿上。
拿出一本汉语方面的参考资料书,陈扬集中精力翻看起来。
可阳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