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的支书蔡岳松,他就有这个想法。」
陈扬更不相信,「老马,你确定你不是在开玩笑?」
「真的,这不是玩笑。」
陈扬道:「蔡岳松的心思,与一般人还真不一样,他一直有个上班梦。他家经济条件不错,这几年赚了不少钱。如果按我的心思,肯定是再接再厉,继续赚钱。可他就是与众不同,与众不同啊。」….
马玉堂道:「蔡岳松跟我提过多次,要求来乡里上班。哪怕是当个临时工,当个办事员。今年乡里不招人,但明年要招六到八个人。所以蔡岳松又提出来了,还摆出不达目的势不罢休的架势。」
陈扬问,「像这样招进去的人,不属于正式编制吗?不能转正吗?」
「不能转正,除非参加考试被录取。在待遇上,基本工资由县财政发放,其他福利补贴由乡里自己解
决。这么说吧,是个铁饭碗,但收入不高。」
陈扬感叹道:「我不稀罕,但人家蔡岳松就是稀罕,真他娘的难以理解。」
马玉堂郑重其事的说道:「人各有志,不能勉强。林子大了,啥鸟都有。现在的问题是,他要是来乡里上班了,谁去顶替他担任陈家村的支书呢?」
陈扬怔了怔,对啊,蔡岳松一走,谁去接替他呢?
现任支委五个人,除了蔡岳松,还有副支书陈美良,以及支委陈田春、童老贵和陈玉花。
「老马,按程序的话,蔡岳松走了,应该是副支书陈美良顶上来吧?」
「太嫩,太嫩了。」马玉堂摇着头道:「乡里考察过他,认为他还需要积累经验。再说他现在做的是贩销生意,一年有半年以上不在家,所以暂不适合担任支书一职。」
陈扬问道:「那乡里的结论呢?」
「童老贵年纪比较大,应该不合适。所以只剩下两个人选,陈田春和陈玉花。」
陈扬轻轻一叹,「陈田春要冒出来了。唉,陈家村没人才喽。」
马玉堂道:「你是人才,可你不愿出头啊。」
陈扬苦笑。
「扬,这个情况,现在没几个人知道,你心里有数就行了。」
陈扬点点头,拿过酒瓶,把剩下的三分之一全部喝光。
马玉堂拍拍陈扬的肩膀,也不再说话。
午后,陈扬从乡里出来,上街买了点菜,骑上自行车回家。
过了两天,陈扬离家去泽谷镇。
这边的事办得干脆。
陈扬坐镇银行,各供应商前来结帐,当场算清,当场转正,办得又快又好。
当晩,陈扬住在泽谷宾馆。
宾馆老板肖月河不在。
供应商的新产品,陈扬无需上门,他们会把新产品的样品托运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