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同样是不思护主【汉献帝】,拥兵自重的行为。
相反,曹操被野史,《三国演义》等说成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坏人,小人,却聚集了众多诸侯,名正言顺,打着汉献帝的旗号,剿灭了袁术,袁绍,平定了孙q,刘备。
为什么?
为什么东吴和蜀汉最后会失败?
并不是两家不合 ,为了一点地盘【荆州】,互相厮杀,而是他们两家都是拥兵自重的诸侯,也是叛l的诸侯。
所以最后,肯定要被汉献帝剿灭,哪怕是打着他的旗号。
正因为什么呢?
正因为很多人都想学董卓,袁绍,袁术,李傕,曹操,孙q,刘备,更想当晋武帝司马炎,结果都失败了,或者被迫收手了。所以痛恨。
那么该痛恨谁呢?
想来想去,就痛恨曹操吧。
所以才有《三国演义》,才有人编排,捏造了摸金校尉等等事情。
其实,三国,汉献帝,是历史上的一个典型案例。
而且,你可以去翻看历史,所有的朝代,最后的没落,基本都是一个路数。
最最最基本的特点是帝王的昏聩,对各方s力,王侯,诸侯,官员等压制不住了,对朝z,无能为力了,也就是最后的朝廷实际失控了【而杀忠臣,众叛亲离?那仅仅是一个催化剂,或者并不是主要特征】。
毕竟,你去看历史,真正的历史,哪一个皇帝,帝王不杀臣子的?
几乎没有。
哪怕是开国皇帝,因为臣子犯错了,以儆效尤,处罚,处死,那是有很多很多的。
那怕是像夫差杀了伍子胥,放走越王勾践,最后越王带军队杀一个回马枪,灭了吴国。真正的原因,并不是杀忠臣。
所以,坐江山,管理江山,如何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
那李世民可是杀死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玄武门之变】,逼着老子李渊退位。然后李世民真正开创了李唐盛世【贞观之治】。历史又对这一段,争议颇多。是非曲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正如赵匡胤【陈桥兵变,h袍加身】,
百度词条;
赵匡胤为涿郡人,于后唐天成二年(927年3月21日)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东关)。他出身军人家庭,高祖赵朓,在唐朝官至幽都(今北京)县令;曾祖赵珽,于唐朝任御史中丞;祖父赵敬,历任营、蓟、涿三州刺史。赵匡胤为赵弘殷(宋宣祖)次子,长兄赵匡济早夭,母亲为杜氏(昭宪太后)。
后汉初年,赵匡胤游历四方,寓居襄阳的一座寺庙,得到一个善于看相的老和尚的劝导,往北出发,于乾祐元年(948年)投身后汉枢密使郭威帐下,随郭威征讨河中节度使李守贞叛l,屡立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