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秋翁有多爱花,不仅不让人碰花,说你要是凑上去闻一闻都是不允许的。说你们的身上的都是世俗之气,酸臭之气,铜臭之气,污浊之气,只会让花儿们作呕,难受,厌恶。
那个痴人大概也是如此吧。
每一次,痴人都是独自一人静坐,或饮茶,或饮酒,或吟诗,或作画,每每如此,必然还把玉放在一旁说话,如同玉是痴人的知音,红粉,心无旁骛,心无别恋。
也不知,那一日,许是一时失态,或者情绪激昂,喝着酒,竟然将酒泼洒了出来。不小心溅到了玉器之上。痴人懊恼不已,一个劲儿给玉道歉,还要给玉擦拭。但是未及擦拭,那酒忽然就不见了,不见丝毫在表面。
如同变戏法,亦如同玉喝了那酒一般。
痴人也为自己眼花了,世间哪有这等事情啊?玉也好酒?
痴人想着,自己不觉好笑起来。痴人不信鬼神,不拜鬼神。君子者,不做亏心事,不语鬼神。
痴人正待收起玉器,忽闻一声:此乃佳酿也。
痴人不觉大惊失色,难道鬼神来访?自忖自己平时无有登徒之浪,更无不善之举啊?而后乃自忖:许是此酒甚列,自己醉了。想极至此,对己道:痴人啊痴人,你何如此?我无伤天害理之事,更无害人之心,何来鬼神扰我?
不想,那声音又起:如此佳酿,如何独酌,君何不与我同品?
这可把痴人给吓到了。
痴人边宽慰自己,边壮起胆子问道:何人?如是尊神,为何扰我?吾自忖未尝有出格之举啊?
那声音言道:君不必惊慌,吾非恶类。只因一时兴起,尝此佳酿,世间少有。故作失态之言。君莫怕,吾不曾害人,更不害君。君待我不薄,是我为知己。吾感恩矣。
痴人方知是那玉开口言说,如同常人一般。子不语怪力乱神。圣人孔老夫子不言,也劝说弟子行君子之道。鬼神自敬之。然,玉乃一死物,因何会开口?必然是鬼神所托之词也。
痴人慌忙给玉施礼,赔罪,请鬼神赎罪。
玉婉儿一笑,言道:公子多虑了。吾非鬼神,更不会害公子。公子请勿施礼。
有人会说,这不过是一个荒诞无稽的故事罢了,和妖玉何干呢?
看官莫急,请待我细说之。
本以为此事就这么过去了,哪知道痴人府中有一下人,品行不端,常有盗窃不良行径。其他下人甚是厌恶之。痴人也不多做严罚,常常以君子之道教化之。那下人表面允诺,可时常再犯。
那下人一日偶见痴人跟玉对话,分明那玉如同人一样会说话。下人遂起了歹念和贪念,意图占为己有,或高价待沽。
痴人虽不常与人交好,仍有他人来往。某一日,三五之人至痴人府上,本不饮酒。君子之交淡如水,本当饮茶交谈。然一人带来美酒,还有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