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可不是像追明星,假唱只要不发现就好。还能播放预先录好的录音带。
在古代,哪有那个东西,玩意啊。
即使有,也没有用的。
因为人家肯花钱到戏园子里来,就是看真人表演的,而不是来听录音的。
那个时候的名角,可不是像大明星那样,那也是有被喝倒彩的,可不是每一次都很风光的。
书归正传。
你看,我说着说着,就不自觉地模仿起说书人来了。
那个说书人扯了好几天闲篇,有搭没搭地,唠嗑唠远了。这一寻思,不能都是扯闲篇啊,得继续说那个故事啊。
那个故事里面的鬼头刀被不知名的人或兵器当场给杀死了,这发生了命案了,自然就有人报官了。其实大街上都有巡城的衙差地。里影视剧里,县老爷一般都只在县衙等着官司上门,衙役捕快都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有人告状了才出动了。
可是实际上,即使是再小的县城,每天都要轮流安排人手巡城的。
尤其是什么呢?灾年,或者发生战争的年代。
毕竟县令是负责一方的父母官。
街面上万一有闹事的,出了什么大动静,上下都不好交代的。当然县令不肯能自己巡城,那就苦了衙差这些人了。
等到衙差,捕快,仵作等赶到现场,其实县官,师爷都到了。这毕竟是当街杀人,是大案子,再呆在衙门里悠闲就不合适了。
虽然到现场也就是走个过场而已,可是这个过场必须得走。
鬼头刀,那个死鬼就躺在那里,一动不动。那个白面软骨呢?有人说他溜掉了,有人说他在现场。就算他在现场,衙差,捕快也不能拘捕他,就因为他带着凶器。
这里有两点。
第一,白面软骨,或者这个鬼头刀前面还帮县衙,或说是密告,告密等等词语,抓捕到了几个官府悬赏捉拿的江湖人物。这就是先入为主,人家有立功表现地,那第一印象很好。再怎么,也不能怀疑到他们头上。
第二,就是当街,围观吃瓜群众这么人呢,好多人看到了当时情形。就是白面软骨离开鬼头刀好远好远呢。当中还隔开着另外一个人。这谁都没看到是谁杀了鬼头刀。那就是飞链子刀飞出去可能很快,但是杀完人再收刀,毕竟有一个时间差。那个当场,可不只有普通吃瓜群众,也不只有巡城的衙差,还有江湖中人呢。那些个江湖中人都没有看到鬼头刀是怎么头没了,人是怎么死的。就是明明想杀人,突然就倒地身亡了。鬼头刀要说是被人杀死的,那绝对不是这个瘦不拉几的白面软骨干的。
你说机会,两人追来追去的时候,白面软骨就可以动手。
可是杀死鬼头刀的人,那种速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比闪电都快,毫不犹豫,毫无停顿,一气呵成。
江湖中人只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