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时社会环境下是正确的,但是用到现在当今的环境,就不合适了。
不过即使是糟粕,不应该否认这一段,那一段历史,可以不教授给学生,但是不要删除,隐藏,抹杀,否认。
历史是怎么样,就应该是怎么样,不然一个充满了人为因素,删删减减,隐藏,否认等等的历史,就是虚假,造假的历史、
历史本来就复杂,如果我们现在都人为造假,那么下一代,再下一代等等,所知道的更加不是完美,而是荒诞,不真实的历史,因为出现了断片,虚假的成分。
就比如,为什么生命是父母给的,可是在古代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说法呢?当然这个放到现在是不合适,也是不对的。
一是,皇帝宣称自己是天子,天的儿子,在百姓当中明明是皇帝最大,可是因为天会发怒,天会给你灾难,水灾旱灾虫灾,地震,龙卷风,暴雪,冰雹等等。天就代表了神,不可抗逆,只能绝对服从。
二是忠君爱国思想,而且把忠君放在绝对的首位,虽然以江山社稷为重,实际就是以皇帝为重。
任何对皇帝不忠的行为,任何不听从皇帝的圣旨的行为,违抗天子之命的行为,都是不可饶恕的。
比如岳飞的死,的确岳飞是爱国,爱宋朝的,抗金没有错。
可是有没有想过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岳飞要忠于哪一个君,是前面的皇帝,还是当今的皇帝?按照岳飞的想法,是直捣黄龙,灭了金国,迎接回两位前面的皇帝,一个是当今皇帝的父亲,一个是当今皇帝的哥哥。
这父亲哥哥回来了,自己就得让位,那皇帝虽然愿意他们回来,可是位子,龙椅确不愿意让出来。
就这点来说【当然,这仅仅限于岳飞传而言,不代表真实历史,也不想篡改历史,评价历史】,而且皇帝身边虽然有奸臣,比如秦桧,潘仁美等,但是皇帝是好皇帝贤皇,就不会听信奸臣的话。关键是皇帝自己有私心,就不喜欢岳飞的行为,而且连发了十二道金牌都不能停止岳飞继续进攻金国。最后第十三道金牌,岳飞终于叹了一口气。
岳飞不是死于抗金,而是愚忠。这种愚忠,本身没有错,而是对皇家帝位之争,没有看清,没有理解伴君如伴虎,要忠于谁的问题。
所以岳飞的死,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先前还有枪挑小梁王,杀死了皇家的人等等,不过那是虚构出来的情节。
还有一个袁崇焕将军,不过他死得太冤枉了。
因为袁崇焕将军死于明朝的气数已尽,也是崇祯皇帝自知天数如此,无力回天,所以会暴戾,怀疑一切,也因为内忧外患,心力交瘁,内有农民起义,外有外族虎视眈眈,江山社稷岌岌可危。
但是我真正想说的就是大义的问题,就是这种国家民族危难,危亡,古人说匹夫有责,所以国家民族大义永远不会过时,应该继承发扬。
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