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中国古代就有一句话叫只扫自己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是不是感觉很冷漠,一点没有团结互助的意思?
但是这个要分人和事情。
有些事情,有些人,就跟活着的时候是一样的。并不是所有人都是那么好相处的。不一定是恶邻,但是人家不愿意跟你打交道,你却非要凑上去,只能自讨没趣。
还有以前说要是在家过节,就是祭奠死者,烧一桌饭菜,供祖先,失去的亲人,那就是封建迷信,四旧。要挨批斗的。现在虽不提倡,但是比较包容。这个给先人,逝去的人供的饭菜,在整个仪式【摆桌子,先点上香烛蜡台,当中的菜肴,然后给先人摆上盛好饭的碗筷。这碗里的饭必须是倒扣在碗里的。这之前要给祖先,逝去的人招呼下,叫一下他们的名讳,请他们入席。要等香烛差不多烧到头了,给先人磕磕头,祷告下。告诉下先人,逝去的人要收碗筷了。当然有人家是先化冥币,锡箔做的银子元宝,大纸钱等。还得挪一下椅子。然后就是熄灭香烛。这样差不多整个仪式就结束了。】没有结束以前,是不能碰供桌,椅子,最最重要的是不能去吃桌上的饭菜的。
最需要提的是过年了。
过年得说吉利话,大家都知道。可是有的人,小孩子往往管不住自己的嘴,容易不小心出溜出什么犯了禁忌的话。死,老,怪,鬼等字眼是绝对不能说的。
城里除了老房子平房瓦房的那种,现在住楼房的,尤其是年轻人一代,基本就不供灶王爷了。
这尤其是到了过年,有送灶和迎灶的习俗。这送灶就是先给灶王供点干果,糖果之类,然后把灶王的画像【当然后来有人嫌烦,就买个泥塑,瓷器的】给烧了。但是不能说烧,要叫送。这送灶,还说是请这个神仙上天言好事。因为灶王不但要负责一家的日常生活饮食,还负责记录一家干了什么好事,有没有干什么缺德的事情,不好的事情。这每一家都有一笔账,灶王爷要负责到天庭汇报的。所以给灶王上供,就是希望灶王爷为自己美言几句。
不过有没有想过,什么样的人是需要灶王爷提他美言几句的,恐怕做过什么亏心事的,自己心知肚明吧?
当然这不管我的事情。
这迎灶,就是重新买一张灶王爷的画像,还不能叫买,得叫请。
到了日子再往家里灶头那里一挂,灶王爷又回来了。这回来也得上供啊。
这送走灶王爷之后,才能把供品给小孩子吃。
说回到宫规吧。
说宫规之前,先说一个轿子的事情。
你看啊,只要是和轿子有关的,而且是和官府有关的,有没有注意过,那不管是什么样的官员,那轿子总是发出“昂子昂子”类似竹竿受力很重的样子。
这是一个点。
严格地说,这是一个错误的点。
官越小,越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