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劝说过,皇帝必定会杀忠臣的,也不管职务高低?
错了,皇帝不会杀一个普通的忠臣,除非是忠臣被人捏到了把柄,又无法洗脱罪名。杀了那样的臣子没有什么作用。
皇帝要杀的就是地位很高的,在朝廷里有很高的威望,很高的影响力的忠臣。
那里面的故事多了去了。
你可以理解为杀鸡儆猴,给一大帮子忠臣看看,不要对皇帝指手画脚,尤其不要说皇帝后宫的事情【不要说皇帝为了后宫不上朝,不关心国家社稷之类的】。
你可以理解为积怨已久,皇帝忍了你这个忠臣很久很久了。或者是上一代不好意思动你,我是下一代,我就要动你。
你可以理解为你虽然功不可没,但是你的存在也是对皇帝是一种莫大的潜在的危险。
等等等等。
想用以下几个故事,忠臣,皇帝的事情来说明一下。
第一个不得不提屈原。我们知道的屈原是因为反对楚王,然后投江自尽了。
请看百度词条: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
请注意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这个,这不是普通人的身份,那肯定和开国什么的有关的忠臣后代,或者王位夺位什么的有关联吧?自己本身也是贵族,而且也受到过楚怀王的信任。为什么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的呢?
因为跟王的理念有出入了,动了奸臣,其他贵族的奶酪了等等,或者对王不敬了等等。
不过这么一个忠臣,为了一个已经死气沉沉的楚国而投江,是不是可惜和愚忠了呢?而且根本就没有任何作用,反而给历史留下了遗憾。
第二个不得不刘邦和韩信。韩信可真是个人物。想当年明明能打败一个混混,愣是从人家胯下钻过去这样的奇耻大辱,说是为了隐藏身份。就好像韩信是什么大人物似的。他当时就是把那个混混打死了,会造成很大的轰动吗?那又不是一个贵族,一个王公大臣,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背景。韩信想多了。这样的人其实心机很深,反而就是从这件事注定了他以后悲剧式的命运。
对韩信打败了项羽,逼得项羽自杀,咱就不提了。反正刘帮得到想要的天下,还有咸阳【宫殿】。那是什么?那是秦始皇待过的地方。
咱们就说说韩信之死吧。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