纣王的程度,西施也不是妲己,所以吴国被越国所灭,不能归咎于西施,而是夫差是一个昏君,杀掉了伍子胥,加上奸臣伯嚭【肯定不止一个奸臣】然后动摇了整个国家的军心,再加上夫差根本就认为越国元气不可能恢复,心思就放在了吃喝玩乐上面。
那这样的昏君不亡国,才没天理呢。
但是我要说的是伍子胥不是一个人,他身边也有很多忠臣,为什么就杀了伍子胥一个人呢?因为夫差仅仅是一个昏君不是傻子,没有傻到那个地步,把能臣都杀了,谁来抵挡别国,处理国家大事呢?
皇帝害怕臣子有异心,害怕他们有一天从自己手里夺走龙位,但是更害怕下面的百姓造反,或者别的诸侯,诸侯国,敌方打过来。
昏君不知道危机四伏的道理吗?昏君不知道皇帝的位子是怎么得来的吗?自己家的朝代是怎么开创的吗?
当然都明白。但是昏君不是明君,没有那个辨别能力,平衡能力,也就是实际上他根本就不应该上位当这个皇帝,他不具有驾驭帝王之术的能力。
但是另外一点,这就是昏君和他那个朝代的宿命,明君改变不了宿命,昏君同样改变不了亡国,被替换,倒台等等宿命。
人要是真的明白宿命的话,就不会做出糊涂事情。就好像昏君为什么叫昏君?不只是沉迷后宫,不思国家社稷安危,而不是不愿意走开国皇帝的道路,或者听信忠臣,良臣的建议。
是不是有一句叫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话不完全对。如果你自己没有这个分辨能力,听了这个也对,听了那个也对。或者这个对,那个不对。那到底哪个对?哪个错?是忠臣对,还是奸臣对?到底哪个是对国家社稷最好,还是综合一下,或者都不采信?就好像古代,常常为了抵御敌方,是主战,还是主和,两派发生争执。而且古代又常常主和的很多,为了主和,又常常牺牲女子和亲,远嫁异乡。
那些女子的最后的命运如何?
能像文成公主,王昭君那样风光吗?或者各个都美满,长寿吗?
这些都是文人墨客的溢美之词,粉饰罢了。
从大的方面来说,君臣不能一心了。不能说各怀鬼胎,肯定是各有各的心思。忠臣认为皇帝就该全部听自己,或自己这边的。那奸臣就是全部迎合皇帝,再为自己多捞点好处。皇帝想的就是你忠臣说敌人,狼来了,那你忠臣把篱笆扎紧了,干好你的本职工作,训练好士兵,随时准备应敌不就好了吗?你来我的什么私事,女人那点事啊?
这当然是一个很大的平衡关系,三角关系。其实已经不能达成一致了。
并不是奸臣给皇帝进言,皇帝就会杀掉忠臣。
奸臣再多的话,那仅仅是陪衬,而皇帝的怨念,杀气,杀意早就一点一点累积起来了。用奸臣和皇帝的话来讲,其实是忠臣把皇帝给逼上了悬崖绝壁,没有退路了,所以皇帝不得不杀掉那个把自己给